12岁女孩“头颈脱位”,骨科高手刀尖起舞见匠心
发布时间:2025-10-17 08:15:25 浏览量:2
【本网讯 宁婧、乔盟林、郑勇玲】10月16日是世界脊柱日。脊柱保护着我们的脊髓,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支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以及骶椎四个部分。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成功为一名身患唐氏综合征且合并严重寰枢椎脱位的12岁女孩实施高难度复位手术,该手术获我国颅椎外科顶尖专家王超教授的高度评价,标志着医院在复杂脊柱畸形诊疗领域已达省内领先水平。
1、折翼天使遇险,“头颈脱位”危机降临
术前小慧影像学显示
据悉,小慧(化名)自幼患有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和发育迟缓。两个月前,小慧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她开始出现颈部剧痛,头部不受控制地歪斜,活动也变得极为受限,同时还伴有双上肢麻木无力,左手连拿东西都变得困难。
焦急的家人赶紧带小慧去医院检查,结果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小慧被诊断为“寰枢关节脱位,脊髓损伤”。这意味着头颅与颈椎连接的“枢纽”严重失稳,骨骼已经压迫到高位脊髓,小慧随时都有瘫痪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
2、突破技术难关,从无法行走到新生
石义华博士及其团队为患者进行颈椎手术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石义华博士介绍,儿童寰枢椎脱位的病因十分复杂。对于唐氏综合征患儿来说,染色体易位会导致寰枢椎周围韧带松弛、骨骼发育迟缓、齿突小骨结构异常等问题频发,进而引起明显的寰枢椎关节不稳。
虽然儿童寰枢椎脱位手术原则与成人基本一致,但儿童颈椎发育不完全,解剖结构细小,手术难度极高,就像在刀尖上跳舞,需要术者、麻醉、手术护理等多科室人员精密配合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面对如此棘手的难题,石义华博士带领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术中,石义华博士主刀为小慧实施了颈椎后路寰枢椎脱位复位、自体髂骨取骨、寰枢椎植骨融合椎内固定术。他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将移位的骨骼精准复位,解除了对脊髓的压迫,并同期完成了植骨融合固定。
小慧术后恢复情况
这一技术选择避免了传统前后路联合手术带来的更大创伤,对小慧的恢复至关重要。术后影像显示,小慧的寰枢椎已完全复位,脊髓压迫已解除。
“现在小慧已经能自己下床走路了。术前她的四肢肌力只有3级,现在神经功能已基本恢复正常”,石义华博士欣慰地说。看着小慧重新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向新生活,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3、顶尖专家点赞,实力获权威“盖章”
我国颅椎外科顶尖专家王超教授点评此次手术,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脱位如此严重的病例,石义华大夫仅通过后路手术就实现了解剖复位,此例证实了他的颅椎后路手术技术已成熟。印象中,他已是湖北省颅椎手术的第一高手。”这一来自行业顶尖专家的赞誉,无疑是对石义华博士技术实力最有力的“认证”。
面对赞誉,石义华博士十分谦逊:“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鞭策。省内优秀的脊柱专家还有很多,我始终在跟随前辈和同行的脚步学习。王老师的鼓励,将推动市一医院骨科团队继续向前。”
4、关注脊柱健康,助力孩子挺拔未来
寰枢椎是人体脊柱中第一、第二节颈椎(C1、C2),主要通过外侧侧块关节及齿突前后关节进行耦合,周围还有关节囊、寰椎横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覆膜及寰椎后弓与枢椎椎弓间的黄韧带进行加固。当寰枢椎的骨性结构或上述韧带结构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导致寰枢椎脱位。
石义华博士提醒家长,对于儿童寰枢椎脱位,其致病机制多种多样。先天性畸形是齿状突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多见于唐氏综合征、Klippel-Feil综合征及椎体骨骺发育不良的患者,通常在创伤后或者出现症状后偶然被发现。外伤也是导致齿状突异常的另一重要因素,多致齿状突骨折。
对于齿状突畸形或齿状突骨折所致的儿童寰枢椎脱位,大部分无明显复位阻碍因素,均可进行后路复位内固定。不过,由于儿童颈椎发育不完全,解剖结构细小,手术难度非常高,国内一般认为小于6岁的患儿,应慎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