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与文创共舞 传统艺术焕新颜: “水墨国风·当代中国书画文创艺术展”在重庆文联美术馆顺利开幕
发布时间:2025-10-19 08:14:53 浏览量:1
金秋送爽,书画联翩。10月18日下午3时,作为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微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及师生“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的部分成果展示的“水墨国风·当代中国书画文创艺术展”在重庆文联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以“传统的当代表达”为主题,共展出了70余幅国内书画家及川美师生的优秀作品,同时展出了70余件生产企业结合书画作品的文创精品,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成果。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了苏百钧、梅忠智、毛峰、乔堃龙、莫晓松、刘明孝、曹境、马媛媛、贺琛博及四川美术学院学生刘欣悦、冉媛的中国画及书法作品。并展示了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微专业”课程由企业合作学生参与的产品转化成果,呈现了当代书画作品在书画美学酒、书画国风高端定制礼服、书画国风水墨牛仔、书画艺术家限量版丝巾、当代彩墨陶瓷作品等产品中的具体应用。
书画美学酒·梅见文创产品
书画美学服装·篱落間 国风高端定制礼服
当代彩墨陶瓷作品
展览在主办方代表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耿杉教授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表示“微专业”课程是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近年来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本次展览正呈现了书画学术化向社会化的转化过程,以教学助力产业发展,促进“产教合一”的新型合作方式。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人类学、美学博导邱正伦教授提出了“水墨国风”一词,认为水墨国风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代表,是东方美学的具象呈现;他指出美与生活本就是融为一体的状态,传统与现代不能仅停留在语词状态,要树立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重庆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傅吉鸿在致辞中援引了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思想,指出“游”与重庆话中“玩”的相同旨趣,认为本次展览正是传统书画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是艺术生活化最直观的生动体现。
企业家代表篱落間(重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莫永友从服装与水墨艺术的结合点出发,分享了水墨的“浓淡干湿焦”如何从书画到服装转化,墨色如何在数字化技术上充满水墨韵味,并指出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文化基因中的美学精神。
随后,重庆市文联秘书长胡启华与艺术家代表马媛媛进行作品捐赠收藏仪式的交接。展览由重庆市文联秘书长胡启华揭幕开展。
开幕式后,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学生在现场开展了导览讲解,其专业严谨的讲解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时尚表演与传媒专业、重庆2020模特交流中心在展览现场开展了OURS25T×MYY×唐镶联名的嘻哈走秀活动,受到了热烈欢迎。其后,由邱正伦教授主持的展览座谈会“书画传统的N种打开方式”在文联美术馆召开,重庆市两江学者、四川美术学院张强教授等学者/嘉宾围绕“传统书画艺术如何在当代焕发新生活力?”“‘产学研’融合视角下生活美学向大众生活的转化与影响”等议题展开了学术性与实践性兼备的讨论。
书画国风水墨牛仔·OURS25T×MYY×唐镶联名的
嘻哈走秀活动
编辑
策展人马媛媛女士表示:本次展览是学院“微专业”课程打破校园围墙、拥抱产业变革的实地展示。“微专业”课程聚焦“书画+文创”,采用“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教授学生专业技艺,企业导师导入产业信息,助力学生从“艺术创作者”转向“文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这是对传统艺术教育的“升华”与“扩容”,既检验教学成果,也实践传统书画赋能生活,彰显其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据悉,本次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主办、重庆市文艺家活动中心承办,重庆市中国画学会、重庆市工笔画学会学术支持,篱落間(重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甲古文创意设计有限公司、重庆江记酒庄有限公司、重庆索派尔服装企业策划有限责任公司、溯纹映合(重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天华园艺有限公司、重庆龙门浩职业中学、重庆2020模特交流中心、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单位协办。
开幕式共有200余人参加,重庆市文联秘书长胡启华,重庆市美协副主席邓建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冯东东,重庆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余文俊,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范功,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教授黄越,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倪纯如,及企业代表邱小钏、唐晓宇、胡春梅、刘晨妍、高铭勤、向秀平、杨丽娟和参展艺术家代表乔堃龙、贺琛博、曹境等受邀参加。
(撰文:四川美术学院 黄倩;摄影:冯亚蓝、彭晨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