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足皆是巴渝幸福图景!3件重庆舞蹈作品闪耀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
发布时间:2025-10-19 22:11:06 浏览量:2
群舞《织卡织卡》。
川渝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传统童谣《黄丝蚂蚂》再次响起,纤手翻飞下色彩斑斓的西兰卡普跃然舞台之上……10月19日,第二十届群星奖舞蹈终评在重庆群星剧院火热起舞。26件参评作品分为两场轮番登台,其中3件来自重庆的舞蹈作品更是闪耀全场。
从边疆民族的婚俗欢歌到体育赛场的拼搏瞬间,从非遗技艺的指尖传承到绿水青山的美丽乡野……在这一刻,都变成了舞台上演员们的翩跹舞步,看得现场观众目不暇接、拍手称赞。
群舞《青山村》。
将浓郁的巴渝风情融入举手投足之间,让观众在熟悉的元素里触摸到巴渝大地深厚的文化根脉与幸福的生活图景是来自重庆的3件舞蹈作品最显著的特点。
群舞《织卡织卡》以土家族传统织锦西兰卡普为灵感,演员纤手翻飞、足尖轻点,腰肢化作经轴、臂展幻作梭子,通过队形流动与肢体配合模拟丝线纵横交错,编织出了色彩斑斓的西兰卡普,也编织出了土家族人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绚烂图景,这门传统工艺也通过现代编舞焕发了新生。
群舞《永生》。
群舞《青山村》上演时,舞台上响起了那耳熟能详的川渝传统童谣《黄丝蚂蚂》,引得不少观众轻声哼唱;灵动可爱的小演员们化作搬家的小蚂蚁,走进了绿水青山之中。作品用童真舞蹈语言,通过拟人化创作,生动展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唤起了观众对乡土童趣的亲切记忆。
群舞《永生》则以红岩精神为寓意,创新融合街舞的先锋姿态与当代舞的叙事张力,通过两种舞蹈编舞方法的碰撞,把红岩精神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等核心特质,转化为肢体语言,让观众在扎根巴渝的红色文化符号中,深刻体会到红岩精神的持久力量与时代价值。
群舞《地毯上的新娘》。
此外,来自新疆的群舞《地毯上的新娘》将承载着祝福的羊毛地毯化作舞台,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在热烈的音乐中踏着欢快的舞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维吾尔族婚礼现场。广东的群舞《最后一球》聚焦乒乓球赛点时刻,将挥拍、杀球、防守等瞬间动作化作张力十足的舞蹈语言,点燃运动精神。来自江西的群舞《左邻·右舍》,则具象呈现暖心的邻里日常,将小夫妻与邻居老人之间的包容与和美细腻传递,也让“里仁为美”的价值观随舞姿自然流露……每一部作品都带着鲜明的地域印记,将不同角落的文化与生活搬上了舞台。
群舞《阿妈就是那座山》。
现场舞蹈的律动,很快就让观众们沉浸其中,不少人手里的相机、手机放下了又举起。“没想到生活中的那些日常也可以编成舞蹈走上舞台!”带着孩子来看演出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青山村》里小朋友唱的‘黄丝蚂蚂’,我小时候也唱过,看着孩子们蹦跳的样子,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在乡下的日子。”
观众拍手称赞。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0日15时,部分参评舞蹈作品还将走进重庆市武警总队机动支队北区礼堂、渝北文化剧场、重庆移通学院綦艺大剧院,来到市民身边开展惠民演出,让群众近距离感受舞蹈艺术与生活交融的魅力。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