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如何为你的写意菊花,取一个不落俗套的画题?

发布时间:2025-10-27 10:18:32  浏览量:1

在中国画里,菊花,从来不是一朵寻常的花。它不与百花争春,却在西风残照中傲然独放,被赋予了“花中隐士”的品格与“傲霜”的风骨。因此,为写意菊花题款,绝非简单的命名,而是一场与古人对话、与自我内心交流的仪式,是点睛之笔,是灵魂的告白。

画题是作品的“文眼”,决定了画面的基调与气韵。根据不同的创作意图和心境,可以选择以下几类画题:

1. 直抒胸臆,彰显风骨
这类画题直接点明菊花的核心精神,气势磅礴,多用于枝干苍劲、花朵昂然的构图。

《傲霜图》:最经典的画题,一个“傲”字,尽显菊花在寒风中不屈的品格。《秋声》:化无形为有形,让人仿佛听到秋风掠过菊丛的飒飒之声,充满动感与诗意。《独立寒秋》:画面感极强,描绘出菊花孤高自许、睥睨风霜的姿态。《铁骨生春》:强调菊花枝干如铁,却在肃杀中孕育着生命的力量,刚柔并济。

2. 寄情于景,营造意境
这类画题更侧重诗意的营造,画面多辅以山石、篱笆、飞鸟等,构成一个完整的秋日小景。

《东篱秋色》:典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隐逸情怀的最佳代言。《寒香疏影》:“寒”点出时节,“香”是嗅觉的通感,“疏影”则勾勒出画面的留白与线条美,清雅至极。《秋光烂漫》:适用于色彩明丽、构图饱满的作品,表现秋日并非只有萧瑟,更有丰收般的绚烂。《露华浓》:取自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描绘带露菊花娇艳欲滴、清新脱俗的美感。

3. 托物言志,抒发情怀
画家借菊花抒发个人志趣与人生感悟,画题便是其心声的吐露。

《晚香》:寓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赞美历经风霜后,生命愈发醇厚芬芳。《君子之交》:常画双菊或菊与兰、竹等相伴,象征友谊的淡泊与高洁。《自在生涯》:表达一种无拘无束、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菊花便是这种态度的化身。《不随黄叶舞秋风》:明确表达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人格理想。

题款是画题的拓展与深化,可以是诗词、短句或随笔,其位置、书体与内容,都与画面浑然一体。

1. 诗词摘录,借古抒怀
直接题写与菊花相关的千古名句,是最常见也最显功力的方式。

陶渊明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永恒的隐逸主题。元稹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点出菊花作为“压轴之花”的独特地位。郑思肖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将菊花的孤傲与气节推向极致。

2. 自作诗文,直抒胸臆
若能自撰诗文,则更显作品的独一无二。不求格律严整,但求真情实感。

简练句式:“秋风起,菊有英;酌醇酒,慰平生。” 寥寥数字,名士风流尽显。感怀式:“半世浮沉,看尽繁华;归来且种,一篱霜菊。” 充满人生况味,是历经千帆后的淡然。哲思式:“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将人格与物象相比,意境高远。

3. 记事抒感,平添真趣
以随笔形式记录作画时的心情、事由,让画面充满生活气息。

“癸卯深秋,夜雨初霁,院中黄菊粲然。乘兴挥毫,颇得自在之趣,题此以记。”“友人所赠盆菊,花开甚好。写其大意,并缀数语,以谢雅意。”

假设我们创作了一幅写意菊花:画面左下角几丛墨菊恣意绽放,用笔酣畅淋漓;右侧大片留白,仅以淡赭石扫出远山之意;一枝长茎菊花斜逸而出,姿态孤峭。

画题选择:《临风听秋》
(此名不直接写“傲”,而用“临风”显其姿态,“听秋”则赋予菊花以灵性,静中寓动,意境悠远。)题款内容

“不争春风一段锦,偏守西风满枝金。耳畔但闻秋声老,犹向寒山说素心。”

(落款):岁在癸卯秋深,灯下写意,心与菊寂,神共秋清。某某并题。

解析

诗作:前两句点明菊花不争春、守秋的品格,“满枝金”既写颜色,亦喻精神之富足。后两句将画面意境深化,“听秋声”呼应画题,“向寒山说素心”则将菊花拟人,将其孤高与坚守和盘托出,是画外之音的绝佳延伸。落款:点明时间、情境,用“心与菊寂,神共秋清”八字,将作者与描绘对象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升华了主题。

为写意菊花题款,归根结底,是画家自身学养、品格与情怀的投射。心中有丘壑,笔下自有万千气象。当您提笔欲题时,不妨先静观己画,再反观内心:我为何画菊?我想通过它诉说何种心绪?当答案浮现时,那最恰当、最动人的画题与题款,便已在不言之中了。

墨韵千年,笔底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