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看懂这间破旅馆,就懂了所有经济危机!阿根廷舞台暗藏隐喻棋局

发布时间:2025-10-28 00:52:09  浏览量:6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拉美新说观点

《此刻,世界每个角落》剧照

任何一场社会危机,都会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深刻地侵入身处其中的公民生活。统计数据总是冰冷地显示,在这种情境下,人们的压力水平与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阿根廷话剧《此刻,世界每个角落》(En este momento, en cualquier rincón del mundo)所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关于“风暴眼”的故事。

这部由阿根廷剧作家马丁·米尔(Martín Mir)编剧并执导的作品,其标题本身便极具深意:它将观众强行拽入一个瞬息万变的“当下”,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话。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2001年12月的阿根廷。那是一个特殊的时刻,正值“Corralito”(金融冻结)政策即将引发全国性社会风暴的前夜。一对婚姻陷入危机的夫妻,试图通过一场仓促的度假来修复彼此的关系,却因汽车在半路抛锚,意外滞留于一座地图上都难以寻觅的偏僻小镇,被迫在此过夜。

故事的场景,始于酒店老板纳尔逊(Nelson,由达米安·斯马霍 Damián Szmáj 饰)为这对狼狈的夫妇展示房间。这两个角色象征着旧时代的两种面孔:男方(由卢卡斯·德尔加多 Lucas Delgado 饰)是一名肉类企业家,他代表着阿根廷一度坚实的实体经济;女方(由曼努埃拉·费尔南德斯·维维安 Manuela Fernández Vivian 饰)则是一名电视演员,活在大众幻想的荧幕之上。如今,他们都带着各自沉重的心事,被困在了这个破旧的房间里。

尴尬的氛围几乎凝固。妻子心不在焉,丈夫则无法将目光从窗外那辆抛锚的汽车上移开——那辆车,是他们闯入此地的唯一凭证,也是他们无法离开的枷锁。而酒店老板纳尔逊,则是这场尴尬的催化剂。这个角色既冒失又多管闲事,还热衷于搬弄是非,观众仿佛正通过他那双充满窥探欲的眼睛,审视着这对夫妻的处境。 他仿佛是这个小镇的意志化身,冷眼旁观着这对来自“大城市”的体面夫妻如何分崩离析。

剧中的舞台元素虽然有限,却传递出极为丰富的信息:廉价空气清新剂试图掩盖的霉味、洗得发白的陈旧床单,以及那个被导演巧妙隐藏、拒绝展示的浴室——所有细节都在诉说一个关于“维持体面”的徒劳尝试。

导演马丁·米尔的手法冷静而精准。在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宏大背景下,他准确把握了叙事的基调,清晰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冲突。演员们则通过一种在幽默与紧绷感之间不断切换的节奏,稳步推动着剧情。这种幽默,或许是阿根廷人在危机中特有的黑色自嘲。而剧中那些突如其来的真相揭露,则如同现实中银行突然关门的消息一样,瞬间击碎所有粉饰,让上一秒的笑声戛然而止。

作品高度精炼,舞台上的每一个元素都被赋予了意义:一个细微的动作、一种挥之不去的气味、一件被遗忘的物品,以及角色们占据(或逃离)空间的方式……所有这些都至关重要,它们共同构筑了这对夫妻的“来处”与“去向”。

2001年12月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骚乱已在酝酿。但在这间偏僻的旅馆房间里,国家的宏大崩溃被浓缩为一次婚姻的彻底抛锚。 肉类企业家和电视演员,他们曾是那个“美好时代”的受益者,如今却和所有人一样,被困在了原地。他们的“来处”是那个即将被金融风暴彻底清算的旧世界,而他们的“去向”,就和窗外那辆动弹不得的汽车一样,模糊不清。

话剧的标题《此刻,世界每个角落》因此显得格外刺眼。它提醒着人们,那间弥漫着廉价空气清新剂和绝望气息的房间,或许不只存在于2001年的阿根廷。它可能就是此刻,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当个体命运与时代浪潮迎面相撞时,那个狭窄、幽闭,又无处可逃的瞬间。

一场社会危机,如何改变普通人的生活?如果你也有过类似的观察或思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作者:劳拉·戈麦斯 (Laura Góm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