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我的自传《苇絮曼舞》——第34章 表里如一君爱戴 金光闪闪驱烦愁

发布时间:2025-10-23 01:37:10  浏览量:4

第三部 白衣执甲

第34章 表里如一君爱戴 金光闪闪驱烦愁

诗云:

钟山佳表,银光潋滟,悠悠岁月,韶光可鉴。

分秒疾行,未曾稍憩,日夜兼程,夏秋相伴。

表针轻转,心弦暗拨,片刻须臾,思念盈漫。

表里纯一,君心钟爱,金光熠熠,愁烦尽散。

自1980年,我考入军医大学,至1993年决然弃医从政,十三个春秋的从医生涯,恍若一幅波澜壮阔却又不失细腻笔触的宏伟长卷,于岁月的长河中徐徐展开。

在这十三载的从医征程里,我先后投身于外科与妇产科的临床工作。这两个临床医学的广袤天地,宛如神秘而深邃的宇宙,我在其中邂逅了形形色色的人与事,经历了无数或惊心动魄、或平淡如水的瞬间。然而,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诸多过往如同被岁月轻拂的尘埃,在记忆的长河中渐渐弥散。那些日复一日的常规诊断、普通病症的治疗,于时光的洪流里逐渐模糊了清晰的轮廓。

但总有一些事,恰似夜空中最为璀璨的星辰,在记忆的深处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令我刻骨铭心。那或是一场与死神激烈鏖战的高难度手术,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紧张与惊险,每一次抉择都关乎生死存亡;又或是迎接新生命降临那神圣而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那一声清脆的啼哭,宛如天籁之音,宣告着新的希望与未来。

在这十三载的漫漫征途上,我有幸获得两次珍贵的进修学习契机。其一,我前往军事医院科学院,置身于前沿的医学理论与精湛的医疗技术的海洋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其二,我踏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这一医学殿堂,在国内顶尖的医学学府里,与众多优秀的同行交流切磋,深入探究妇产科领域的疑难杂症,持续磨砺自己的临床技能。这些进修经历,无疑为我的从医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愈发坚定。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些故事仿若璀璨星辰,于记忆深处熠熠生辉,令我难以忘怀。而在时光流转中发生的手表故事,便是其中那一抹独特的亮色。它宛如一首悠扬婉转的旋律,镌刻在我心灵的最深处,成为了一段永恒的时光印记。

我曾佩戴过的手表,款式简约至极,而佩戴它的时光亦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逝。然而,在这看似平凡无奇的手表背后,却隐匿着一段绵延悠长、耐人寻味的故事。

我人生的首块手表,亦是此生仅有的一块,便是那钟山牌手表。1980年,我得偿所愿考入军医大学。时光流转至1982年暑假,在我首次返家探亲的前两天,我怀着既激动又略带忐忑的心情,掏出30元将它纳入囊中。

如今,岁月的风沙已悄然模糊了它的产地信息,我已难以确切忆起它究竟源于南京还是上海,只清晰记得它是一款地道的机械表。那圆形的银色表盘,宛如夜空中高悬的皎洁满月,散发着柔和而迷人的光晕;银色的金刚带,坚韧且精致,为其增添了几分雍容华贵的气质;手动上弦的设计,更似与时间进行一场独特的对话,每一次转动,都仿佛奏响了一曲时光的悠扬乐章。

这块钟山牌手表,宛如一位忠诚不渝的挚友,陪伴我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大学生活,见证了我从青涩懵懂的莘莘学子,逐步转变为初入医场的新人。参加工作后的头两年,它始终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与我一同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

然而,命运却在1987年除夕之夜,无情地开了一个残酷至极的玩笑。彼时,家中不幸遭遇小偷光顾,我人生中的第一块手表,从此永远地离我而去。

那个夜晚,被盗财物众多,电视机、电风扇、闹钟无一幸免,我和妻子的手表、我的眼镜以及200元现金等,皆落入贼人之手。遭此变故,我和妻子烦闷到了极点。所幸年幼的女儿乖巧懂事得令人心疼,不再吵闹着要看电视,仿佛一夜之间褪去了稚嫩,宛如一个深谙世事的小大人。

那一刻,心痛如汹涌的潮水般将我彻底淹没。但真正令我痛心疾首的,并非我自己的第一块手表,而是妻子的手表和那台电视机。那台电视机,是妻子嫁给我时带来的嫁妆之一,它承载着我们爱情的甜蜜与温馨,象征着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与殷切期盼。

此事发生后,我的老乡邀来了公安局和部队保卫处的人员侦破此案。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告知是邻居一位军医农村老家的几个亲戚所为,并询问我是否要将他们抓捕归案。我反复思量,大家同住一处,又都在同一所医院共事,实在不愿因此结下仇怨,只好自认倒霉。于是,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手表尚未普及,无疑是一种高档奢侈品,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角色。彼时,部队每月发给我的津贴仅有6元,30元对我来说,是五个月的全部津贴。若非回家探亲,我决然不舍得花费如此“巨款”购置一块手表。

家中不幸被盗后,远在故乡的岳父得知此事,心疼女儿遭遇这般变故,赶忙给我妻子汇来1000元,嘱咐她再买一块手表,顺便添置些生活必需的家电。我与妻子皆供职于医院,手表于我们而言,实乃不可或缺之物。

然而,我妻子心地纯善仁厚,不舍得自己先买,执意让我先选购。我又怎会在如此艰难时刻只考虑自己呢?于是,这一番相互谦让,一晃便是三十余载。此后,我便再未佩戴过手表。

“患难见真情”,此言诚不虚也。

家中陷入困境后,部队的诸多老乡与地方的乡党纷纷慷慨相助、解囊相援。一些部队老乡送来大量生活必需品,罐头、冻肉、大米、海鱼,还有航空煤油、汽油、柴油等,应有尽有。民航局有位地方上的老乡,更是雪中送炭,送来2000元。要晓得,在那个年代,每月工资不过250多元,200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被盗后的一年里,我殚精竭虑,千方百计试图改善家庭状况。彼时大家手头现金都极为有限,给予的帮助大多是物资。部队的老乡们隔三岔五就往我家送物资,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一箱一箱的罐头、一袋一袋的冻肉、一筐一筐的海鱼、一桶一桶的航空煤油、汽油或柴油。我家中各类物资堆积如山,根本用不完。于是,我将这些物资悉数变卖,换成现金。如此,每月便有三五百元的额外收入。不到半年,我家先前的拮据境况便彻底改观。

自1996年起,我已经在经商,开始担任一些重要领导职务,期间先后收到他人赠送的五六块手表。这些手表风格迥异,有的精致典雅,尽显雍容华贵之态;有的时尚新颖,洋溢着现代潮流气息。它们牌子不同,价格也颇为昂贵,有的价值上千元,有的甚至高达上万元。

然而,我心中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与底线。对于别人赠送的贵重物品,我既不会带回家,也不会自己使用。我深知,妻子出身于高干家庭,父母对她的教育极为严格,使她骨子里透着正直与清廉,断然不会赞同我接受他人馈赠。因此,这些手表,我一块都未曾佩戴,而是转手赠给了我的好友们。

2005年之后,我正值国内商业领域,时常在国内外考察。在那些百无聊赖的时光里,我开始流连于手表店。每当看到心仪的款式,我总会毫不犹豫地买下。在十多年间,我先后购置了十几块精美的女式手表,并将它们作为礼物,送给了我的妻子、媳妇、女儿,以及其他爱我的女性朋友。这些手表,已不单单是物质上的礼物,更是我对她们深深爱意与感激之情的寄托,承载着我对她们的美好祝福与无尽关怀。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手表的故事仍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那些与手表相关的回忆,恰似夜空中熠熠闪烁的繁星,照亮我前行的征途,亦让我愈发珍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更深刻地领悟生活的真谛。

已记不清是何年何月,彼时我正值国外经商,踏上了前往南非考察的旅途。在那弥漫着浓郁异域风情的土地上,一次机缘巧合,我邂逅了一块手表与一枚钻戒。它们仿若被赋予了无形的魔力,刹那间攫住了我的目光,令我心生倾慕,于是便将它们纳入囊中。

作者:守拙归山林

这两件物品堪称价值连城,着实让我耗费了一笔巨款。当时,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3,那块手表价值28000美金,折合人民币逾230000元;而那枚钻戒更是高达127000美金,相当于人民币1054000多元。这无疑是我一生中在购置非必需品时最为疯狂、最为奢靡的一次消费。

然而,自买下它们之后,这两件物品便一直被束之高阁,我从未佩戴过,甚至未曾向家人们提及此事。随着时光悄然流逝,我也渐渐将它们遗忘在了记忆的深处。

有一年,与我媳妇在海口西海岸观看《印象·海南岛》演出。演出结束后,我们来到海边的咖啡厅,悠然自得地品茶、喝咖啡。当我从手包中取香烟时,不经意间在手包的夹层里发现了这两件被我遗忘已久的物品。彼时心情正佳,一时忘乎所以,满心欢喜之下,我将它们同时戴在了同一只手上,着实过了一把瘾。

自1987年人生中第一块手表被盗之后,我的手上再度戴上了手表,时光已悄然跨越了近30年。那一刻,心中五味杂陈,酸涩之感涌上心头,泪水不由自主地模糊了双眼。

我媳妇不经意地瞥了一眼,询问了它们的价格后,便陷入了沉默。我见状,立刻摘下钻戒,想要亲手为她戴上,却被她婉言谢绝。她温柔且坚定地对我说,这是我半生拼搏奋斗的成果,她不能收下,也不许我将它们送给任何人,而是让我好好珍藏起来。待到孙子和外孙女长大成人,将它们传承下去,让孩子们知晓我与手表之间的故事。

我对于手表的情愫,悠长而深沉,其中饱含着我对那些帮助过我的友人们和那些爱我的女人们的深情厚谊,也蕴含着我在人生道路上拼搏奋斗的艰辛与坚韧。我期望将这份情感与力量,传递给我的下一代,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怀揣着希望与勇气,笃定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