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苇絮曼舞》——第35章 白衣披甲逾十载 一纸调令晋高阶
发布时间:2025-10-26 00:40:26 浏览量:2
第四部 弃医从政
第35章 白衣披甲逾十载 一纸调令晋高阶
诗云:
白衣披甲逾十载,一纸调令晋高阶。
政指挥驰新领域,诸事如始从头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医是备受瞩目的荣耀职业,其社会地位尊崇至极,远超其他行业,广受全社会的敬重与赞誉。
那时,莘莘学子若想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可谓难如登天。该专业报考要求极高,录取分数线与其他专业相比,有着天壤之别。若非才学出众、学业出类拔萃的佼佼者,绝不敢轻易报考此专业,尤其是北京、上海以及各省会城市的相关院校,宛如高不可攀的巍峨山峰,令众多学子望而却步。
回首往昔,1977年,我幸运地考取了县师范学校。然而,家境贫寒犹如沉重的枷锁,让我无奈放弃了报到入学的机会。1979年,命运再次垂青于我,我考入了吉林大学化学系。但家境并未得到丝毫改善,巨大的压力迫使我再次忍痛放弃。
时光流转到1980年,年少轻狂的我,无畏无惧,怀揣着与城市里领薪的美丽护士携手一生的梦想,报考了医学志愿,并毅然选择了位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
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儿时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此后,工作顺风顺水,家庭美满和睦。未满三十岁,我便荣升为令人艳羡的主任职位,这一成就或许是许多人穷尽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至此,若我安心留在军队医院工作,未来的仕途想必也是一片光明。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澎湃,全社会都弥漫着对财富的热切渴望。
当时,国家允许军队经商,我的内心开始动摇,对现有的生活渐生倦怠,于是萌生了弃医经商的想法。尽管这一想法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但我内心的渴望却如汹涌的潮水,从未停歇。
实际上,促使我弃医改行的因素错综复杂。起初,为了能分得一处住房,我开始讨好医院领导,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未曾料到,这一努力竟然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我的写作水平日益精进,声名远扬,引起了上级领导的关注。在此情况下,一纸调令将我调至上级政治部机关,从此,我踏上了弃医从政的道路。
客观而论,比起弃医从政,我内心其实更倾向于弃医经商。然而在军队体系里,政治部是个令所有军官心驰神往、梦寐以求的所在。它于军队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宛如中流砥柱,足以左右每一位军官的仕途走向。
因此,当调动命令下达之时,我不敢有半分违抗之意,唯有恭顺地遵循上级安排。妻子虽心中略有不满,但她亦深知政治部在军队中的重要地位,便不再多言,只是轻声提醒我,日后莫要为这一决定而追悔。
我看到妻子柳眉紧蹙,脸上满是哀怨之色,她娇嗔且带愤懑地责备道:“我在省城高校任教,这份职业向来为众人所艳羡。你却将我调到这等弹丸之地,屈尊成为了一名医生。你如此行事,无疑是将我那如繁花般璀璨的前程毁于一旦。如今你又舍弃从医之路,转而投身仕途,这无异于自掘前程的坟墓啊!”
妻子说罢,微微收敛心神,稍作停顿,而后幽幽长叹,满含无奈地喃喃低语:“古训有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罢了罢了,我只能顺从这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了。”
作者:守拙归山林
我前往上级政治部报到的当天,政治部主任便将我召至他的办公室谈话。他告知我,部队计划生育办公室之前的主任已转业离队,让我先接手这一系列事务,其他方面后续再作考虑。
彼时,我心中暗自悲叹,为何自己如此时运蹇滞,竟揽下这般令人沮丧的差事。只感觉自己仿若陷入了一张无形之网,无论身处何地,皆与女性相关事务纠缠不清。
次日上午,部队政委再次召我前去谈话。他言辞诚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计划生育工作,堪称天下第一难事。若能出色地完成这项工作,日后再从事其他工作,必然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他期望我能静下心来,全力以赴地把这份工作做好。
我们部队对计划生育工作极为重视,特意精心装修出一间宽敞的房间作为计划生育办公室。偌大的办公室里,仅有我这一位团职级军官。尽管人员配置精简,但此岗位地位尊崇。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由部队政委兼任,我直接向其负责,在他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具体工作。
妇产科主任这一岗位,主要聚焦于技术与管理工作,相对单纯,政策性要求并不严苛。而计生办主任岗位,主要承担领导与管理职责,情况更为错综复杂,政策性要求也更为严格。
我们部队人员众多,上万名官兵、上千名军工以及数千名家属,每个人的年龄状况、家庭情况、子女情况、生育情况、婚姻状况、恋爱情况等,都需详尽记录并编纂成册,摞起来足有厚厚的几大本。每年要进行两次定期的资料复核、修正以及孕检工作,还需不定期深入部队进行检查指导。对于重点育龄妇女或存在可疑情况的人员,还得前往他们的家乡进行外调。这项工作的繁杂程度,可见一斑。
彼时,我国已步入市场经济阶段,众多官兵家属背井离乡,远赴外地打工谋生,居无定所。这无疑使军队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人员寻找与管理环节难上加难。
曾有一位团级军官面临职务升迁,我们收到针对他的举报信后,我先后两次前往其家乡进行外调。前前后后,这项工作竟耗时三个多月。当时,交通极为不便,调查工作的艰辛程度,实难用言语形容。类似这般棘手的状况,在实际工作中屡见不鲜。
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无论职务高低,只要违反相关规定,当事人会被直接撤职。所在单位的军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均签订了计划生育责任书,也会受到牵连。
有一位团级军官,被人举报其家属超生,查实后,他直接被撤职,按战士退伍回原籍,其家属的工作也被开除。计划外怀孕、早孕、早婚等情况,都要受到相应处理。记得有一次,我起草了一份红头文件,一次性处理了20多名排、连、营、团等各级军官。
在我看来,若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计划生育工作,并非难以攻克的难题。若非要找出难点所在,流动育龄妇女的管理无疑位列榜首。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这类人员如同迁徙的候鸟,散落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当时,通信手段有限,主要依靠书信联络,很多时候根本无法与她们取得联系,管理工作举步维艰。毕竟,连官兵本人都难以知晓自己家属的具体去向。
为切实做好流动育龄妇女的管理工作,我倾尽全力,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调查研究。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最终撰就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军队计划生育工作》一文。此篇文章荣获海军计生委的高度赞誉与丰厚嘉奖,并作为工作研究性佳作,入选全军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以及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的大会交流文件。这不仅是我为军队和国家计划生育事业略尽的绵薄之力,更是军队和国家对我工作的充分认可与肯定。
记得有一日,政治部组织几个机关处室的相关人员下部队开展联合检查。我与干部处处长同乘一车,他笑容满面地打趣道:“你工作干得极为出色,首长对你赞赏有加。”我微笑着回应:“我不过是恪尽职守罢了,全仰仗首长的英明领导与悉心教诲,也多亏你这位干部处长的精心管理与培养。”
初调至上级机关时,部队大院里的军官宿舍极为紧张,尚未给我分配宿舍,我只能暂居医院宿舍。医院距离我上班的机关大院足有七八公里之远,每日我都骑着自行车早出晚归,往返奔波,实在无暇顾及家中琐事。
从表面看,我在部队的大机关任职,看似风光无限,备受众人敬重,不乏阿谀奉承之徒。然而,其中的艰辛与苦楚,唯有我自己能深刻体会。
部队里军官的转业与离队情况,我们政治机关了如指掌。有一年,一位处长转业离队,空出了一套处长级别的住房。处长临行前,主任让他把房子钥匙交给了我,如此,我有幸分到了这套处长房。
几日后,我带着战士去打扫房屋卫生,却发现门锁已被撬坏。邻居告诉我,是营房处副处长带着战士所为,他也对这套房子垂涎已久。
我返回办公室,将此事告知主任,主任顿时怒发冲冠,当即打电话质问那位营房处副处长:“你们掌管营房工作的竟公然抢房,那我们负责干部工作的是不是也能抢职务?今年你的职务还想不想晋升了?”主任这番义正言辞的话,把那位副处长吓得胆战心惊,一个劲地赔礼道歉。
随后,主任又将此事上报给部队政委,政委听闻后也怒不可遏,即刻打电话给营房处处长,严令他们将房子修缮完好,打扫干净,并把钥匙送到我手中。就这样,这套处长房最终归我所用。
说实话,我对这套处长房十分喜爱。它是二房一厅的格局,后面还有一个面积达一百五十多平方米的大院子。院子里建有宽敞的大伙房、独立的餐厅、卫生间以及杂物房等,还栽种了许多果树,也可以开垦出一片菜地。平日里,我仅中午在此稍作休憩,晚上从未在此居住。
一日,妻子带着女儿来机关大院参观这套房子,母女俩都对它喜爱至极。此处空间开阔,地势较高,风水极佳。房子前方有一条道路,路对面便是师干别墅,右后方便是部队首长别墅。
除了这套处长房,我另外还有两处住房。我曾经任职过的部队医院以及妻子就职的地方医院,均有我们的住房。得益于这三处居所,我的生活着实便捷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