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胡杨千年守望,嘉兴舞者粽香夺魁
发布时间:2025-10-30 07:08:35 浏览量:1
转自:南湖晚报
千年的守望 作者:都正霖 作者自述:2025年10月拍摄于内蒙古。 点评:胡杨的形态被刻画得极具张力:左侧枯木扭曲成天然拱门,纹理粗糙沧桑,仿佛凝固了岁月的褶皱;右侧胡杨枝叶金黄璀璨,新旧生命的对比(枯木与鲜叶)既凸显胡杨“生而不死、死而不倒”的精神内核,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让画面充满故事感。贴近地面的低角度仰拍机位,搭配夕阳的暖光精准照耀,两者联合发力,既形成冷寂天空与暖金胡杨的氛围反差,又赋予作品“苍凉中的温暖”这一深刻意境,极易引发观者对生命、时光的思考。
大国小将 作者:郁中奇 点评:小运动员吐舌的微表情极具感染力,既展现出孩子在竞技中的认真专注,又保留了稚气未脱的天真,让画面充满动感与童趣。同时,小球悬浮的瞬间、球拍挥击的姿态被精准定格,清晰呈现出乒乓球运动的速度感与张力;浅景深技法的运用虚化了背景,将观者视线牢牢聚焦在运动员与球的互动上,强化了赛场的竞技氛围。
草原上的蓝色绸带 作者:沈晓群 作者自述:这次东北大环线旅行中,我对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莫尔格勒河的印象最深。 点评:河流的“S形”曲线与草原的平展形成强烈的形态对比,既凸显了自然的灵动,又体现了草原的辽阔,将呼伦贝尔草原“九曲回肠”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雨幕里的水乡静美 作者:章国敏 点评:作者采用高空俯拍视角,以宏大视野展现水乡的布局肌理。黑瓦白墙的古建筑、蜿蜒的河道、古朴的石桥与葱郁的林木相互交织,让画面极具秩序感与纵深感。细雨纷飞的柔和景象使画面色调温润雅致,营造出江南水乡特有的“烟雨朦胧、静谧悠然”的氛围,给人以心灵的宁静感。
小书迷 作者:郭成 点评:孩子踮脚够书的小动作鲜活又具感染力,将孩童对知识的好奇与探索欲直观具象化。图书馆绘本区的场景为画面奠定了“知识启蒙”的温暖氛围,孩子的动态与静态的书架、书籍形成鲜明对比,让画面充满了故事性。
粽香舞韵 作者:夏松 作者自述:近日,浙江省第五届舞蹈展演大赛在嘉兴大剧院举行,秀洲区文化馆选送的双人舞《粽香》以最高分拔得群文组头筹。 点评:两位舞者的配合如流动的雕塑般紧密合为一体,肢体语言充满张力又默契十足,展现出极强的身体控制力,将舞蹈的韵律感与力量感完美融合。
人马戏韵,戏迷共狂欢 作者:谢银芳 作者自述:2025乌镇戏剧节期间,演员们以极具创意的人马造型表演,在古色古香的乌镇街巷中与观众热烈互动。 点评:画面采用中心聚焦式构图,将马形道具与古装演员置于视觉核心。周围密集的观众环绕两侧,形成“众星捧月”的效果,既突出了表演的吸引力,又生动还原了现场互动的热烈氛围。
晨焊 作者:金爱民 点评:前景是工人焊接时迸发的火花,中景是工地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轮廓,远景是清晨的天空与旗帜,前、中、远三个层次分明,让画面信息丰富且主次突出。其中的远景部分尤为耐人寻味:绚丽的曙光渲染出“日出而作”的工作氛围,飘扬的旗帜则为画面注入时代使命感,二者结合传递出“建设者助力城市发展”的积极情感。
晚报《爱拍》专版是为嘉兴广大摄影爱好者搭建的展示作品的舞台,不管你是用相机还是用手机,只要你拍的照片画面精彩、有趣好玩,就有机会刊登在版面上,并得到专业人士的点评。你也可以将更多的作品上传到读嘉新闻客户端“嘉友圈”的“爱拍”频道(扫二维码),和更多的同道中人进行交流。
晚报《爱拍》专版投稿邮箱为359974392@qq.com,请注明照片标题、作者自述以及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和地址。
本期点评嘉宾: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摄影项目国际裁判、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嘉兴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王 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