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赛场】舞蹈艺术学院“白鹿杯” 舞蹈职业技能总决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10-30 08:16:43 浏览量:1
10月21日,西安思源学院舞蹈艺术学院 “白鹿杯” 舞蹈职业技能总决赛在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盛大举行。活动邀请10余家企业20余名嘉宾观摩比赛,同时邀请7名业内专家担任评委。学生处处长、学工部部长苏晓峰,各二级学院学管副院长,学院院长刘少敏、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学管副院长张伟明、全体教师、辅导员及23级专科、25级本科120余名学生参与,总决赛由舞蹈艺术学院学生吴宇乐、张梦苒主持。
活动现场灯光璀璨,激情澎湃的音乐萦绕全场,来自学院的舞蹈学子们以灵动舞姿展现专业素养,为在场师生与嘉宾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性与观赏性的舞蹈盛宴。
本次总决赛延续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联动,为呈现最佳舞台效果,参赛团队从作品编排、服装道具到动作打磨均投入大量心血。本次总决赛涵盖原创组与学习组两大组别,下设独舞、群舞两类形式,24 个参赛作品涵盖古典舞、民族舞、拉丁舞等多元舞种,展现出舞蹈艺术学院学子丰富的创作能力与扎实的专业功底。
原创组中,独舞作品《光》以轻盈舞姿诠释 “追寻光明” 的主题,动作与灯光巧妙配合,营造出空灵意境;《良宵》则融入古典元素,舞者以细腻肢体语言传递传统美学韵味;《璀璨》通过富有张力的动作,展现青春的热烈与张扬。群舞作品更是亮点纷呈:《舞乐・拂霓裳》再现盛唐乐舞风采,舞者身着华丽服饰,举手投足间尽显大气典雅;《镜・莲》以 “莲” 为意象,通过整齐划一的队形与柔美动作,传递出清净高洁的精神内涵;《拉丁风暴》则将拉丁舞蹈的热情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节奏明快的舞步点燃全场氛围;《黄水情》以深沉旋律为背景,舞者用饱含情感的动作,演绎出对黄河文化的深厚情怀。
学习组同样表现亮眼。独舞《花儿》展现民族舞蹈的灵动俏皮,《铜雀女》以古典舞语汇还原历史场景,《念》则通过细腻动作传递 “思念” 的细腻情感;群舞《蒙族风情》呈现蒙古族舞蹈的豪迈奔放,《燃》以富有力量感的动作诠释青春激情,《回溯》则通过叙事性舞蹈,带领观众感受时光流转的意境。每个作品背后,都是参赛学子无数次的排练与打磨,从动作细节的精准把控到情感表达的层层递进,均体现出对舞蹈艺术的极致追求。
为确保赛事专业性与公正性,本次总决赛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组成评委团,包括全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国家级教师陈凤、陕西舞蹈家协会理事商洛舞蹈家协会主席张戈威、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陕西考区负责人岳晓燕、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青年舞蹈家刘雪妍、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民族民间舞高级教官李媞、国家一级评审一级教师咸阳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王铁伟,以及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艺术教育学科带头人任姗老师担任仲裁组监督评委。
学习组独舞:点评陈红老师
学习组独舞:点评王铁伟老师
原创组独舞:刘雪妍老师点评
原创组群舞:陈凤老师点评
原创组群舞:岳晓燕老师点评
各组别表演结束后,评委们分别进行专业点评。评委们对参赛作品的创作创意、技术技巧、情感表达给予高度认可,同时提出针对性建议:针对原创组独舞,陈凤老师指出 “需进一步加强动作与音乐的契合度,让情感表达更具连贯性”;点评原创组群舞时,张戈威老师强调 “群舞需注重队形变化的逻辑性,通过细节设计提升整体舞台表现力”;学习组表演后,岳晓燕老师建议 “在学习经典作品的同时,可融入个人理解,形成独特风格”。专业且细致的点评,为学子们指明了后续提升方向,也体现出评委团对舞蹈教育的严谨态度与深切关怀。
经过激烈角逐与评委团公正评审,各组别获奖名单最终确定。原创组独舞中,《良宵》获一等奖,《光》获二等奖,《璀璨》获三等奖;原创组群舞竞争尤为激烈,《舞乐・拂霓裳》《镜・莲》共同斩获一等奖,《源水如伊》《冠军》获二等奖,《黄水情》《金刚・峙》《拉丁风暴》获三等奖,《麒麟》《燃》获优秀奖。学习组独舞方面,《花儿》《铜雀女》并列一等奖,《念》《滇南映少》《伞骨侠影》获二等奖,《柘枝舞芳华》《喜上眉梢》《古丽》获三等奖,《远方》《贺至美》获优秀奖;学习组群舞中,《燃》获一等奖,《回溯》获二等奖,《蒙族风情》获三等奖。
活动结束后,到场嘉宾与校内领导对本次总决赛给予高度评价。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美育专家组秘书长王乐表示:“西安思源学院‘白鹿杯’赛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体现出学校对美育教育的重视,参赛作品的专业性与创新性令人惊喜,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优秀舞蹈人才从这里走出。” 商洛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张戈威也称赞道:“赛事组织严谨有序,学生表现超出预期,尤其是原创作品展现出的创造力,彰显了舞蹈艺术学院的教学成果,未来可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
作为西安思源学院舞蹈艺术学院的第一届品牌赛事,“白鹿杯” 舞蹈职业技能总决赛不仅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推动校企合作、深化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未来,学院将继续以赛事为纽带,整合优质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与成长的平台,助力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舞蹈人才,为学院建设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供稿/舞蹈艺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