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父母的修行 是接受这份爱的“不对等”你视他如命,他却忙着闯世界

发布时间:2025-10-30 10:58:35  浏览量:1

有时候你会发现啊,世界上最深的感情,往往也是最“不对等”的。说到底,这大概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种奇妙的关系了。

其实,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故事。我的发小林磊,小时候可是 ** 心尖尖。那会儿,每次放学回家,他妈都站在巷口,挥着手喊他的名字。那种眼神,说实话,在外人看来挺夸张,也挺幸福。

但渐渐地,林磊长大了,上了大学去了省城。这种分别,对他妈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一开始,她还总想着“我儿子肯定会常打电话回来”,可现实常常不是这样的。他最忙的时候,一周都难得回个信息。林磊每每回家,也是吃完饭就忙自己事,不怎么跟家里唠嗑。

很多做父母的其实都能理解林妈妈的那种落空感吧?毕竟,孩子小的时候,生活重心全是围着他转,哪怕发高烧整夜没睡都不觉得累。但等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圈子、理想,父母突然变得像幕后工作者,默默打理一切,却很少再被需要。

有一回过年,林磊终于回家了。饭桌上,林妈妈一直絮叨着小区谁谁家的孩子回来的更早,谁谁工作多体面。林磊有点烦,低头扒拉着米饭,一句话也没搭。气氛一度很尴尬。饭后林妈妈悄悄抹了把眼泪,说了句:“你爸妈不过就是盼着你啊。”

这不是个案。我们这个年纪,身边哪家不是这样?父母托付全部希望,视我们如命,而我们却在拼命向前奔跑,想要见识更大的世界,把父母的牵挂搁置一旁。不是我们不爱他们,只是我们更渴望自由、成就与独立。

久而久之,父母学会了自我调节。林妈妈后来爱上了广场舞,还参加了社区志愿。这不是说她不想儿子了,而是认清了一个事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候真的只能“不对等”。你给出去的全部,孩子只会按照他的需要接收,剩下的,你得靠自己消化。

很多人都说,“你生他,养他,为他操碎了心,到头来孩子还是要走自己的路。”这话听着扎心,但仔细想想,其实正是爱的真实模样。或许所谓的父母修行,就是一点点接受这种“不对等”,明白自己终有一天要学会放手。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孩子对父母的感情。有时候一句“路上小心”或者一个红包,就能让父母开心半天。但生活总归是寸步难行,每个人都只能选择更重要的事情去投入精力。所以,才说父母的修行其实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单向奔赴。

他们愿意用尽全部爱与包容,守着那个逐渐远去的身影。孩子则会在某一天蓦然回首时,想起那些热气腾腾的饭菜,想起父母白了的发,也才体会到爱的厚重。

所以,你说这世上的爱哪有什么绝对的平衡呢?对父母来说,与其苦苦追求那份共鸣,不如坦然接受生命中注定的“不对等”。让孩子带着你的爱,如愿以偿地闯世界。至于孤独和落寞,就留着给自己慢慢修行罢了。

这或许,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珍贵、最动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