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风光”舞动“数”河山——张家口走出一条“双翼齐飞”的产业转型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2025-10-30 12:41:00  浏览量:1

传统生产力的发展,常伴随对资源环境的高消耗。新质生产力摆脱了对传统路径的依赖,向绿色、可持续“转轨”,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十四五”期间,我市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重要节点,正经历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的深刻变革,以能源革命与数字变革为双翼,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与数字赋能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绿色能源:新质生产力的基石

传统生产力如同“燃油车”,新质生产力则如“电动车”。张家口的破题之举,始于能源结构的根本性重构。

深秋的坝上草原,白色风车与蓝色光伏板组成的能源矩阵蔚为壮观。我市保持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并网风光项目规模4251.625万千瓦,其中风电2490.475万千瓦、光伏1761.15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4822.625万千瓦的88.2%。自2015年被确立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来,张家口构建起独特的“风——光——氢——储”多能互补体系。截至当前,高达3400多亿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和约2.8亿吨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交出了沉甸甸的“绿色答卷”。

如何破解绿电波动性这一世界难题?张家口依托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实现了新能源的稳定高效外送。这项前沿性技术,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2018年开工,以666公里的输电线路,智慧地串联起张北的新能源基地与北京的负荷中心。正如直流检修人员安海清所言:“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我们已通过张北工程累计向北京输送20.21亿度绿电。”不仅点亮了京城的万家灯火,更向世界贡献了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中国方案”。

技术创新在草原上持续奔涌:张北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108米风电叶片,其叶尖薄如一张硬纸板,展现了极致的材料科学与制造工艺;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以70.4%的高效率并网发电,在国际储能创新大赛中获奖;尚义14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稳步推进,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性;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采用世界首创的联合发电技术路线,摘得中国工业大奖……这一切,标志着我市在能源这一关键生产要素上,实现了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品质跃升。

氢能产业同步发展,形成强大的产业带动力,走在全国前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上游绿色氢源方面,已建成7个制氢项目,制氢产能达每天22吨,年制氢能力8000吨,绿氢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在中游装备制造领域,涉氢项目44个,其中装备制造项目占9个。在下游的示范应用场景中成果最为亮眼,自2018年以来,累计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1216辆,包括公交车、物流车、乘用车等多种车型,规模居全省前列。2017年以来,氢能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15亿元,基本实现制氢、储运、装备制造等关键环节全覆盖。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关键一环,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矩阵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算力崛起: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如果说绿色能源是新质生产力的“血液”,那么算力就是强劲跳动的“心脏”。令人惊叹的是,张家口这座“风电之都”,正凭借天然禀赋,打造“算力之都”。

在张北、怀来的旷野上,一组组集装箱式数据中心静静矗立。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的核心城市,我市发展算力产业底气十足,绿电资源丰富,高耗能的数据中心可最大程度使用本地绿电,显著降低“碳足迹”。秦淮数据能源业务部负责人杨星算了一笔账:“公司2025年预计在张家口区域消耗电能超20亿度,其中约10亿度电是张家口本地的绿电。”区位与自然条件优越,毗邻京津冀核心市场,气候凉爽,可大幅降低散热能耗。截至目前,全市数据中心平均P U E(能源使用效率)低于1.25,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产业集聚效应已然凸显,秦淮数据、腾讯云等头部企业入驻,这里也成为字节跳动、阿里云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承载地。全市已投运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78万台,建成投运的智能算力规模高达25.55万P,城市算力分指数稳居全国第二。数字“底座”已坚实筑牢。

更为可贵的是,张家口并未满足于做数据“仓库”,而是积极推动算力产业由单一存储向“存算一体、训推一体、算力调度、装备制造、应用服务一体化”全生态演进。从推动服务器设备国产化,到怀来数字港等园区投运完善产业生态,一条高附加值的算力产业链正在快速成型。

产业融合:跨界迈向价值链更高端

新质生产力是高效能、高质量的生产力,追求“质”的跃升而非“量”的简单扩张。

传统产业在新技术赋能中焕发新生。走进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氢基竖炉巍峨高耸,这是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项目的核心装置,氢燃烧的火焰浅浅跳动,“刷刷”的声音在耳边缠绕,直接还原铁产品平铺在输送带……

在这里,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新的突破:每吨直接还原铁的成本较初期降低30%以上,产品金属化率稳定在94%以上,工艺气单耗较设计值降低30%以上,主要技经指标在同口径下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工程一期已投产,开创了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全新路径,与同等规模的传统碳冶炼工艺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万吨,其创新成就荣获世界钢铁协会低碳生产卓越成就奖。

再把目光投向大地深处,中煤张煤机的巅峰之作震撼问世。全球首套8兆瓦型超长运距智能刮板输送机,如钢铁巨龙穿行地层;世界首套7.2米超大采高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成套设备,以擎天之力托举能源大业。2025年,世界首套550米工作面刮板输送成套装备,跨越山海出口印尼,总体减重达6%,推动了张家口煤机装备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为智慧矿山建设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发展提供可靠的“张家口力量”。

在宣化冰雪产业园内,冰雪装备生产线一派繁忙,张家口中索国游索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索道产品获20余项国家专利,2025年新增35条客运索道生产线,产能较去年翻了一番。

新质生产力还体现在为农业带来的田野革命,体现在与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的深度融合上……

决胜“十四五”,展望“十五五”,张家口的蓝图已然绘就。从风中取电,到网上输绿,再到数中淘金,张家口的产业转型升级,是一部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鲜活教科书。它告诉我们,新质生产力源于技术突破,成于要素重组,显于产业转型。这片土地的风,正鼓起全省乃至中国新质生产力的船帆,驶向高质量发展的辽阔蓝海。( 魏民 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