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曹银娣:舞台上的璀璨,独居时的优雅,86岁的岁月沉淀

发布时间:2025-05-03 22:07:51  浏览量:2

在越剧的璀璨星河里,曹银娣曾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塑造的角色深入人心,她的演技备受赞誉。然而,在镁光灯之外,她的人生也经历了诸多波折,离婚40年单身至今,晚年独居上海,却依然优雅从容,用自己的方式续写着传奇。

曹银娣出生于上海的一个小村庄,贫困的家庭并未阻挡她对越剧的热爱。小时候,父亲常带她去戏棚看演出,台上演员的一颦一笑、唱念做打,都让她深深着迷,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她心底悄然种下。15岁时,命运的转折来临,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培训班招生,她凭借出色的外貌条件和对越剧的热爱被选中。尽管毫无越剧基础,她却凭借顽强的毅力,从最基础的练嗓子、压腿开始,日夜苦练。不久之后,她就能登台表演经典大戏,其灵气与天赋让观众为之惊艳。20岁时,曹银娣正式加入上海越剧院,开启了她辉煌的越剧生涯。

进入上海越剧院后,由于小生演员稀缺,曹银娣迎来了一次重要的转型。她被选中在青春版《红楼梦》中饰演贾宝玉,并拜徐派大师徐玉兰为师,从此改学小生。她俊俏的扮相、儒雅的台风,让她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名气也越来越大,成为越剧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站在舞台中央,享受着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她仿佛忘却了曾经生活的苦难。

60年代初,电影《红楼梦》开拍,曹银娣获得了饰演“琪官”的机会。虽然戏份不多,但她一出场,那眉眼间的清灵气和柔美的唱腔,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电影上映后,“琪官”的美传遍全国,不少观众为了多看她几眼,不惜反复观影。此后,1964年,她与电影明星谢芳合作主演了《舞台姐妹》 。在影片中,曹银娣饰演的邢月红性格复杂,从单纯的越剧演员逐渐被名利诱惑,又在最后觉醒。她的表演真挚动人,尤其是哭戏,感染力极强,被同事笑称为“哭戏王”。电影上映后,轰动全国,曹银娣也凭借这部作品,事业更上一层楼 。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曹银娣的感情生活却遭遇了挫折。1965年,她与演员袁岳结婚,婚后育有一子。起初,两人感情甜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生活习惯和教育观念的差异,矛盾逐渐显现。特殊年代里,曹银娣被停演并送往乡下干农活,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后来袁岳为了她转回上海工作,可生活安稳后,两人的矛盾却日益激化,最终在80年代初离婚,儿子跟随曹银娣生活 。

离婚后的曹银娣,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儿子和事业上。她拒绝了再婚的提议,独自抚养儿子长大。尽管生活艰辛,但她从未放弃对越剧的热爱。1979年,上海越剧院办演唱会,曹银娣凭借出色的嗓音和扎实的功底,重新站在了舞台上,得到了院长袁雪芬的认可,并拜陆锦花为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艺术造诣 。

55岁时,曹银娣被剧院劝退。虽然心中满是不舍,但她坦然接受,收拾行囊回归生活。1998年,上海戏曲学校向她伸出橄榄枝,请她去教书。曹银娣欣然应允,在教学过程中,她倾囊相授,培养出了张宇峰等优秀学生。张宇峰对她十分敬重,不仅在艺术上传承她的衣钵,在生活中也常照顾她,两人亲如母女 。

如今,86岁的曹银娣独自居住在上海。她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每天清晨,她会早起散步,活动身体,享受上海清晨的宁静与美好。她保持着清淡的饮食习惯,这或许也是她身体硬朗的秘诀之一。儿子早年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并定居,每两年会回国探望她一次。儿子多次提出接她去国外养老,可她始终拒绝,在她心中,上海的弄堂、街坊邻里,都承载着她一生的回忆,这里才是她的根 。

尽管独居,但曹银娣的生活并不孤单。她的学生张宇峰和其丈夫舒悦时常来看望她,帮她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张宇峰会陪她聊天、买菜,舒悦则会帮她修理家中的物件。除此之外,曹银娣还有一群老姐妹,她们会定期相聚,回忆曾经的舞台岁月,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每次聚会都充满欢声笑语 。

曹银娣对越剧的热爱从未减退。她的房间里摆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闲暇时,她会打开收音机,聆听熟悉的越剧旋律,那些经典的唱段总能将她带回曾经的舞台时光。她还会在手机里观看老越剧视频,沉浸在越剧的艺术世界中。偶尔,她也会去剧院观看新戏,为越剧的发展感到欣慰 。

前几年,上海越剧院举办70周年活动,曹银娣受邀出席。她穿着一袭素色旗袍,优雅地走进剧院,与许久未见的老朋友相聚。当大家回忆起当年的舞台生涯,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8年,前夫袁岳去世,曹银娣虽未公开表达,但据说私下也曾缅怀过他,那些曾经的过往,终究在她心中留下了痕迹 。

曹银娣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从一个热爱越剧的乡村女孩,成长为越剧名家,在舞台上绽放光芒;又在生活的磨砺中,独自面对婚姻的挫折,坚强地抚养儿子。她的优雅、坚韧,不仅体现在舞台上的举手投足间,更贯穿于她的整个人生。她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对艺术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传奇 。如今,虽然她已不再活跃于舞台,但她的作品和精神,将永远留在越剧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越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