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民族舞剧《大染坊》剧本座谈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更新时间:2025-04-11 09:54  浏览量:5

4月2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舞剧《大染坊》剧本座谈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为这部备受期待的舞剧作品精心谋划、精准把脉。业内资深专家、主创团队齐聚一堂,围绕剧本内容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打磨剧本,提升作品艺术品质,力求将其打造成为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与强烈时代感染力的精品力作。

参与本次剧本座谈会的领导和专家有原总政歌舞团团长、一级导演左青,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赵铁春,中国动漫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鹏,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许宁,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舞蹈》杂志副主编张萍,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唐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蒋庆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原副厅长、一级巡视员张桂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刘芳,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申海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马帅,山东歌舞剧院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山东歌舞剧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峰,山东歌舞剧院特聘舞蹈编导陈彬。主创团队:北京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许锐,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导演孔德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教授栾凯,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导演郭海峰,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健,中国杂技团服装造型设计魏小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生安琪。山东歌舞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贝主持此次会议。

座谈会上,主创团队对剧本创作做出了阐述。《大染坊》取材经典,以民族企业家陈寿亭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刻画了近代山东人拥抱新技术、敢为天下先,凭借厚道、诚信的经营理念,在风云激荡的年代纵横商界的创业历程。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商业传奇的故事,更蕴含着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那个时代普通民众为生活努力奋斗的群像。这种对人性、对时代的深刻挖掘,既要有样式感也要有强烈的内核表达。同时也对舞剧的创排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会专家围绕剧本的多个关键维度进行了充分交流。在舞蹈语汇与表达层面,专家们一致认为,舞蹈作为舞剧的核心表现手段,需精心设计、巧妙编排,以实现舞蹈语言与剧情叙事的深度融合,生动形象地传递故事内容与情感张力,让观众在欣赏舞蹈之美的同时,深刻领会剧情内涵。在从文学原著向舞剧语言的转化过程中,既要充分挖掘原著精髓,又要结合舞蹈艺术特点进行创新,强化舞蹈思维与结构设计,使关键情节的呈现更具逻辑性与感染力。

人物塑造是舞剧创作的重中之重。专家们指出,要深入挖掘主要人物的性格特质与内心世界,增强人物关系的紧密性与情节连贯性。通过细腻的笔触塑造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要突出具有地域特色与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如展现山东女性善良质朴、坚韧不拔的品质,以人物的成长与蜕变推动剧情发展,实现从人性刻画到家国情怀的升华,引发观众的强烈情感共鸣。同时,丰富舞蹈表现形式,巧妙运用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等编排,为人物塑造增添光彩。

在舞剧结构与情节方面,专家们强调,要立足作品整体定位,找准宣传亮点,合理安排剧情节奏。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题材优势,营造宏大的画面感与丰富的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需精心设计剧情结构,增强情节的层次感与连续性,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在对商业竞争等元素的呈现上,要贴合主题、把握尺度,确保剧情既富有张力又符合艺术逻辑。此外,还应注重剧本细节打磨,优化人物出场方式,提高人物关联性,让情节更加紧凑、自然。

谈及对民族舞剧《大染坊》的期待,专家们表示,期望《大染坊》能成为民族舞剧领域的标杆之作,突破传统舞剧叙事与表现形式的边界,以创新之姿引领行业发展潮流,让更多观众领略到民族舞剧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有专家期待这部作品能够凭借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精湛的艺术呈现,走出山东,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成为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有力载体,让世界看到中国民族企业家人格魅力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

蒋庆鹏副厅长在总结发言中对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此次座谈会成果丰硕,为《大染坊》剧本的完善和后续创作提供了宝贵思路与方向。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秉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在集体创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剧本优化和排练筹备工作,全力以赴将《大染坊》打造成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民族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