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俄罗斯首演启幕架起中俄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
更新时间:2025-04-26 08:04 浏览量:3
“还有今晚《咏春》的演出门票吗?”“没有了。”当地时间4月25日中午,记者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票房采访时见到了这样一幕。当晚7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登上莫斯科大剧院舞台,引发了观剧热潮。俄罗斯政商界名流、文艺界大咖,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官员、留学生、莫斯科普通市民、访俄游客等纷至沓来,共赴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莫斯科之约。
当晚的演出,既是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蛇年海外演出的首秀,也是其在俄罗斯的首场演出,意义非凡。据悉,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开票以来,票房节节攀升,临近演出时门票几近售罄。与此同时,俄罗斯众多媒体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给予了高度关注。首演日,包括“莫斯科-24”电视台、俄新社、《共青团真理报》、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控股集团等在内的多家俄媒到场采访。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青春风暴”刮到了莫斯科,再次在海外掀起“追剧热潮”。艺术无国界,文化通人心。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以舞为媒,架起了中俄友谊、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桥梁。
销售火爆!首场演出一票难求
“没票了。”“真的没有了。”“一张都没有了。”
25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俄罗斯首场演出前,门票几乎销售一空。没有买到票的观众懊恼不已。莫斯科大学经济学专业留学生孙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我在莫斯科大剧院的官网上看还有少许票,但也都只是10000卢布价位的票了。当时犹豫了一下,现在想买竟然连那个价位的票也没有了。”
记者查询莫斯科大剧院官网发现,该剧票价1000卢布-10000卢布不等。不仅是4月25日首演的门票,4月26日在剧院的第二场(午场)、第三场(晚场)的门票也所剩无几。尤其是第三场,门票仅余几张。
“观众席侧区,一些视野受限的坐席,没有开放销售。”深圳歌剧舞剧院副院长范崴说,“每场演出约有1600个座席开放。随着《咏春》在俄罗斯的关注度节节攀升,门票很快就销售一空。”
据悉,本次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赴俄演出,受到了俄罗斯媒体的高度关注。从4月上旬开始,包括俄罗斯塔斯社、国际文传电讯社、圣彼得通讯社、伏尔加格勒邮报在内的多家俄罗斯媒体纷纷聚焦《咏春》,以图文、音视频等形式进行报道,为该剧在俄罗斯的演出“暖场”“预热”。
与此同时,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海报出现在莫斯科包括列宁格勒大街、三环路、特维尔大街等在内的多处户外大屏之上,演出气氛拉满。俄媒与户外大屏齐齐发力,一时间,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莫斯科成为“热词”。来自青春之城、梦想之城、未来之城深圳的“文化名片”风靡莫斯科。
当地时间25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俄罗斯演出首场,俄罗斯媒体再度聚焦。当日中午,“莫斯科-24”电视台、俄新社、《共青团真理报》、全俄国家电视广播公司控股集团、《消息报》、《特写》杂志、《七天》杂志等众多俄媒以及独立博主维亚切斯拉夫·沙德龙诺夫等早早来到莫斯科大剧院进行演出前探班。俄媒十分关心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创作背后的故事,记者们踊跃提问。他们不仅关注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故事背景,也关注演员们如何做到“舞武融合”。“俄罗斯媒体提的问题非常专业,说明他们做了功课。”饰演“叶师傅”的演员常宏基说。
俄媒聚焦!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到来“恰逢其时”
访谈结束后,俄媒还走进剧院,拍摄了正在彩排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片段。尽管已经通过互联网观看了多个宣传片和片段,当俄罗斯记者们亲自走进剧场观看该剧时,仍然大为震撼。
俄罗斯文化电视台的摄像师列维廷·奥列格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中电影摄制组这条故事线印象深刻。他分享说:“舞剧具有电影感,演员们都很专业,表演精湛。”采访中,列维廷·奥列格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为中国舞剧艺术的发展、为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点赞。“我观察到这些舞剧演员普遍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尤其是作为艺术家的他们,展现了极高的自律性、文化素养和彬彬有礼的风度。他们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位演员都像是精心挑选,彼此之间和谐相配。”
《大亚洲》电视台记者雅娜·布罗德涅夫斯卡娅情绪激动地说:“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来到恰逢其时,正如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所举办的其他活动一样。”她还称赞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艺术水准“令人惊叹”,“表演行云流水,制作精良,有如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严丝合缝,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探班时间有限,俄媒们纷纷表示“看不够”“拍不够”。经协调,他们还来到后台服装间拍摄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双非遗”之一——香云纱。
叶卡捷琳娜·布托娃是莫斯科大学大三的学生,热爱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的她同时也是莫斯科大剧院的学生志愿者。25日晚,前来剧院从事志愿服务的她参与协助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团队与剧院、俄媒沟通。她表示,看到如此高质量的演出令她十分震撼,觉得自己十分幸运,能够为《咏春》剧组服务。“我想感谢《咏春》,为俄罗斯观众带来了这么好的表演。”
心灵桥梁!为中俄文化年精彩篇章添彩
当地时间25日晚上7点,大幕拉开,观众席灯光渐暗,舞台上一束光投向“灯光师”大春,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故事在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上徐徐展开……
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电影拍摄片场的故事:“戏外”,深圳《咏春》剧组在拍摄叶问的故事;“戏内”,叶问赴香港打拼创业,弘扬咏春武学之道。舞剧中,戏内外两个故事并行展现、无缝切换,两个场景在舞台上旋转交替。虽然剧名为《咏春》,该剧讲的却不仅仅是英雄叶问的故事,而是同时在“戏外”塑造了以灯光师大春为代表的一群“追光”的平凡人。
俄罗斯推广汉学协会会长万山翠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的剧情大加赞赏。她认为,《咏春》是艺术的而非娱乐的。“不仅有门派对战的精彩表演,更有深刻的思想主题表达,让观众看完之后,有思考、有回味。真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截至记者发稿,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的首演尚未结束。记者在现场感受到,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不仅是一部舞剧,更是一场跨越文化和语言的艺术盛宴。
莫斯科大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表演艺术殿堂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776年。1877年,柴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在此首演。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登上莫斯科大剧院舞台,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俄罗斯观众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活力。在中俄文化交流的舞台上,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一座连接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为中俄文化年的精彩篇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