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沂蒙二姐:乡村大嫂登上国际网络文艺舞台

发布时间:2025-07-09 17:22:40  浏览量:2

谁是沂蒙二姐?

黢黑的面庞,简单的装扮,不用问,别打听,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来自乡村的邻家大嫂。

吕玉霞,这位来自山东沂蒙山区的女人,用网名“沂蒙二姐”在网络掀起新大众文艺的旋风。前不久,受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邀请,来到首都北京参加盛会并登台演讲,和那些来自国内外的明星导演,作家大咖们平起平坐,漫谈自己的新大众文艺的理念与实践。

大会现场,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如何从沂蒙山区的一名普通农妇,成长为拥有数百万粉丝的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新的乡村风,吹进了繁忙都市人的心田。沂蒙二姐凭借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成功登上了网络文艺的大舞台并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

她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乡村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农家的喜怒哀乐。她的表演真实而生动,仿佛将观众带回了那个充满乡土气息的田园世界。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从家长里短到乡村新风,沂蒙二姐用她独特的方式,展现着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变迁。

她的畅谈,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乡村的淳朴与热情,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沂蒙二姐的成功,不仅为她们自己赢得了荣誉和尊重,更为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把沂蒙山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创作出既贴近生活又饱含正能量的文艺作品,朴实无华的言语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我和二姐的近距离接触”

我是沂蒙二姐的一个铁粉,在网络里听到过她的富有哲理性的诗词金句,很想见到她。于是,便有了由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上与二姐的相知相识:

她面带喜色,介绍自己,也介绍身后的土地。在她的口中,春雪化作“老天爷撒的糖霜盐”,春天是“花红柳绿的宣言”。她和任何一个山东沂蒙的普通农民并无二致,皮肤黝黑,笑容憨厚,不加矫饰。

“五十老妪出村郭,手执麦穗追星河。”就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劳动女性,偏偏能从田埂上的风里、菜畦里的苗上,捡拾起那带着泥土味的诗句。她的话,没有文绉绉的讲究,只有生活里的真实滋味,不知不觉钻进人心里,是不折不扣的“农民诗人”。

她拿起手机拍视频,没有滤镜,没有美颜,素面朝天对着自家的地、院里的花,没想到这些念叨,竟让上百万素不相识的人看进了眼里、记在了心上。我们刷着她的视频,看着她憨厚的笑容,听她把庄稼说成诗,心里头又暖又亮,想着:要是能跟二姐一块儿,把这份鲜活劲儿拍给更多人看,该多好啊。

二姐对着镜头走来,她自然鲜活,对镜头有着天生的亲切感,仿佛仍在田埂间般自在随意。

诗从哪里来?

我是带着拍摄任务去见的二姐。我和“首都广电”的同事们很精心的做了安排,那天的视频拍摄得十分顺利。在应了共创的邀请后,二姐连夜就写好稿子。拍摄时也用不上排练,镜头前说的那些话,本身便是她最真实的表达。

二姐看起来和短视频里并无区别。她像是亲切的朋友、热情的街坊,笑着和大家握手、打招呼。都说诗如其人,和她毫无矫饰的文字一般,我们眼前的二姐笑声敞亮,身上那股热情又坚韧的劲头,让人打心眼儿里觉得欢喜亲近。

大家都说二姐是新文艺的代表,是当之无愧的农民诗人。但我想,她更多是让诗歌回到了它本来的模样。千百年前,诗歌正是在田间地头劳动的人们口中传唱的歌谣中诞生。“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诗经》的语言,也正来自四时流转中最平白质朴的生活经验。它的美丽,源于劳动人民口中上口的音律与对生活最真实的理解;这是他们对抗自然贫瘠时的精神寄托,是从日复一日的劳动中抽离出的诗意时刻。我想,这也正是二姐的诗歌为何如此打动人心。“诗心长存,触达千万心。”

记得在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的圆桌环节,二姐说:“要让作品去寻找它的观众。”二姐的诗歌,也正是在这样充满热情的表达中,顺着平台触达了她的受众,她的作品从沂蒙的村庄一路走到万千人的台前。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文艺,而让这样的文艺被更多人所听见、看见,也正是我们所需要做的。

在那天录制的视频的最后,二姐说:“视听潮涌,文艺生辉,诗心长存。”愿这新的大众文艺,长存心间;就让这视听文艺的涟漪,在首都广电与二姐的携手下,触达千万人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