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笔歌墨舞自风流

发布时间:2025-07-15 16:42:33  浏览量:1

作者 |「俞正阳」

首图 |「橘涂初四」

封图 |「苏州陈杰-POTATO」

在老苏州的传说中,比肩屹立的双塔犹如一对生花妙笔,不远处的文星阁恰似古墨一锭,苏城的文脉就在这笔墨之间生生不息着,千百年来笔歌墨舞,不知写下多少流光溢彩的华章。

玉兰簇拥双塔 @苏州陈杰-POTATO

祖先创造的汉字孕育了华夏文明,亦孕育了书法这一独特艺术形式,那简约到极致的黑与白,如同太极两仪化育万物,无限天机蕴藏其中。

花石纲遗珍瑞云峰正是大自然创作的立体书法,透过千奇百怪的孔洞,嶙峋石骨暗含夏云舒卷的奔涌律动,与文人笔墨意趣一脉相承,难怪令宋徽宗如此沉醉。

苏州十中 瑞云峰 @橘涂初四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传统的哲学与美学,在笔墨互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管羊毫笔,饱蘸松烟,在宣纸上自由跳跃,留下绝代风华。历代文人骚客的笔走龙蛇、逸兴遄飞或被凝固进文庙悠长的碑廊,或在牌坊匾额间熠熠生辉,或在厅堂书斋中氤氲沁人墨香……丹青翰墨的挥洒点染间,衔接起双塔的厚重与灵秀,为这片土地平添了几许翩翩风致。

网师园 殿春簃 @姑苏恋旅人

可园 小西湖 @秦淮桑

九百年前,贬谪岭南的苏东坡与手足腁胝的定慧寺僧人相视而笑,为了报答这份万水千山阻隔不断的情谊,身无长物的东坡挥毫写下《归去来兮辞》作为馈赠。经过岁月洗礼,东坡当年留下的墨迹已然难觅踪影,而定慧古寺门前,书画一条街依旧墨香萦绕,续写着当年的传奇。

徜徉于文庙的殿堂廊庑间,如同赴一场超越时空的文人雅集,米芾为苏州府学教授朱乐圃所写的表文和其子米友仁的《吴郡重修大成殿记》字里行间跳动着风樯阵马的痛快,让人无限景仰。在以潇洒不羁著称的“二米”身旁,站着赵孟頫、赵雍父子,他们笔下那江南烟雨般的柔美雅致,却令剽勇尚武的草原民族拳拳服膺于华夏礼乐。

△明 钱榖 定慧禅院图卷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 彭年 临苏轼归去来辞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置身双塔的园林古宅,于万卷堂中邂逅文徵明,在“欲挂云帆济沧海”间读懂祝枝山,从“曾三颜四,禹寸陶分”中感受郑板桥的六分半。若还不过瘾,不妨到苏州织造署旧址结识何绍基,去凤凰街“明楼”饱览吴大澂的金石收藏,访江苏师范学堂同罗振玉参研甲骨的奥秘,于景邃堂寻觅吴昌硕老辣奇崛的篆籀,往曲石精庐聆听李根源把酒纵谈的豪迈。即使身处陋巷,你也能从沿街不起眼的店招中发现瓦翁、沙曼翁等当代名家的手笔。这些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笔墨奇观让你不得不相信,唯有双塔这样钟灵毓秀的文化圣地,才能让古往今来无数书坛巨擘一见倾心。

网师园 万卷堂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

拙政园 留听阁 @小小影月

如果说有一种书体最能体现双塔气质,那自然非汉隶莫属。两千多年前西楚霸王项羽在子城起兵时就为这片土地注入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基因。比及近代,何绍基、吴大澂、吴昌硕、罗振玉、李根源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商周秦汉,于华夏民族如日方升之时汲取洪荒之力。虽然诸家取法各异,却无一例外皆钟情于汉隶。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气象宏阔,治具毕张的时代,亦是尊儒崇礼,文质彬彬的时代,令国学大师章太炎心向往之。那开阖恣肆,横亘八荒的汉隶,折射出汉民族的包容胸襟与文化自信,这何尝不是双塔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

沧浪亭 瑶华境界 @姑苏恋旅人

沧浪亭 藕花水榭 @苏州陈杰-POTATO

往事越千年,风流总不免被雨打风吹去。但不论时代如何更迭,双塔文脉总随着书院学堂的朗朗书声,随着诗礼耕读的家风庭训,随着名家大师们的笔歌墨舞,印刻进一代代苏州人儒雅谦和的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