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金叶子绿叶子 都是富民好叶子——德江“两叶”共舞绘就秋日山乡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31 16:46:43 浏览量:4
金秋时节,黔东北的德江县迎来一年中最忙碌也最富希望的时光。山间云雾轻绕,茶园翠色连绵;收购点人声鼎沸,烤烟金黄飘香。这一绿一金,“两叶”共舞,不仅舞出德江产业振兴的节奏,更舞出老百姓红红火火的日子。
走进合兴镇的千亩茶园,10多名工人正俯身于齐腰的茶树行间,手法熟练地清除杂草。阳光洒在他们沾满泥土的手上,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嘴角却扬着踏实笑意。
“人工除草虽然慢,但不伤茶树,更能保质量。”管工朱昭发一边忙活一边说。他来自本地,从普通农民成长为技术能手,五年茶园时光,他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坡变绿园,也亲手带出了十几个徒弟。
德江合兴镇千亩茶园叠翠绵延。
除完草,紧接着就是施肥。他笑道:“就像人吃饭要按时,让茶树‘吃饱喝足’,明年春天才能早发芽、发壮芽。”
作为2023年获评的“国家级生态农场”,永志生态茶业始终把“生态”二字摆在首位。绿色防控、生态种植,不仅守护了茶叶的本真之味,也赢得了市场的信任。
公司负责人舒晓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德江人,早年在外打拼,2015年毅然返乡创业,带着乡亲们一起种茶。“最开始大家犹豫,怕投进去见不到响,我就带着他们去福建、浙江看,回来先试种300亩,第二年就见效益了。”她站在茶垄边,指着远处说,“你看现在,哪还看得见从前的荒山?”
合兴镇千亩茶园里,工人正俯身于齐腰的茶树行间,手法熟练地清除杂草。
目前,永志茶业已发展茶园1000多亩,打造出“白兰春”系列产品,覆盖白茶、红茶、绿茶等多个品类。如今,他们还重点布局碾茶生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合兴镇不只永志一家茶企。
近年来,合兴镇充分发挥生态与区位优势,重点培育龙头茶企,推行“品牌化运营+规模化生产”,推动茶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可采面积1.7万亩,茶产业成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绿色银行”。
与此同时,德江县复兴镇的烤烟收购点也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烟叶香,一捆捆金黄色的烟叶整齐码放,烟农们早早赶来,脸上写满期待。
合兴镇千亩茶园里,管护工人正在清除杂草。
“我种烤烟十多年了,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种植大户刘顺利语气里透着喜悦。更让他高兴的是,今年烟叶站提供全流程服务,连分拣都不用自己操心,“省心又省力,收入还能再涨一点”。
他从最初试种20亩,发展到如今200多亩,不仅盖起了三层小楼,还供出两个大学生。“金叶子可不是白叫的。”他笑着说。
烤烟收购不仅鼓了烟农的钱袋子,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分级工王定艳就是其中之一。“我家就在附近,在这干了三年了,一天100多块,一个多月下来能挣五六千元,补贴家用特别实在。”她一边分拣烟叶一边笑着说。
复兴镇烤烟收购点,工人正在分拣烤烟。
王定艳动作极快,一摸一看,便能定出等级,手指翻飞间,生活的盼头也跟着升腾。在这个收购点,像她这样的临时工还有60多人,整个德江县在收购季能提供超过2000个灵活就业岗位。
复兴镇烤烟收购点负责人唐正勇穿梭在各工作区之间,声音已经沙哑,眼神依然炯炯。“我们严格把控分级纯度和质量监管,确保每份烟叶‘质价相符’,绝不让烟农吃亏。”
他介绍,今年全镇烤烟种植3636亩,预计收购烟叶超1万担,产值可达1800万元以上。近年来,复兴镇把烤烟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从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到收购保障,全程精准服务,真正让“金叶子”变成“红票子”,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暮色四合,合兴的茶山刚刚沉寂,复兴的烟站依旧灯火通明。不同地点,不同时节,不同人群,却同是一片土地上的奋斗图景,同是一条振兴路上的动人乐章。茶烟相继,绿金相映,德江人正用双手编织出秋天最美的风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一审 葛永智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