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丰收集结号|父女舞狮飞跃3米高桩

发布时间:2025-09-05 17:57:45  浏览量:2

本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农业农村节目中心

推出的系列节目《丰收集结号》

来自五湖四海的“丰收达人”们

将集聚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

迎来一场丰收盛会

推荐“丰收”节目、分享“丰收”喜悦

共享“丰收”成果、在这里

既能看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图景

也能见证新时代新农人登上

央视舞台的闪亮时刻

妥妥打造乡村达人天花板

快跟随苗霖、嘉宝、侯振鹏、迟永志

一探究竟

铁棍山药的“硬”,撞上呼啦圈的“韧”

河南小伙李宁攥着带泥的焦作铁棍山药

只一句:“土里长出来的硬实力,吃了就有劲”

他话不多,转身跳上单杠

四指撑地做了30秒俯卧撑,瞬间赢得了观众的心

再站上函谷关城墙

1分钟俄挺俯卧撑,一举打破世界纪录

被问起秘诀,他笑称自己是“零王”

“打小在村里树干上练单杠,就像这铁棍山药

埋在土里默默攒劲。就算是零起点,凭着这份韧劲儿

也能打破世界纪录”

金琳琳一登场便带着满满的活力

她手捧五常稻花香米,笑着介绍

“这米蒸出来香气扑鼻,空口吃都能吃下两碗呢!”

虽已近退役年龄,她的技艺却丝毫未减

转起上百个呼啦圈时稳如泰山

呼啦圈在她腰间仿佛有了生命,灵动又整齐

之后教嘉宾转呼啦圈时

她还“调皮”地把迟永志“虐”得不轻

让他直呼“手腕酸到抬不起来”现场笑声不断

这位“呼啦圈女王”心里还有个

温暖的计划:推动“呼啦圈进校园”

把这份运动的快乐带给乡村孩子们

让欢声笑语在校园里久久回荡

纸牌飞爆易拉罐VS球塔

温情又硬核的严冬松,刚柔并济

这位广东“镖手”带着家乡的龙眼、腊味登台

开场就秀了手“隔空钓龙眼”

两米长杆一伸,精准钩中观众席的龙眼

先暖了场子。接着画风一转

长鞭甩向摆好的苹果,苹果间的瓶盖应声而飞

瓶盖全中,底下的苹果却完好无损

最绝的是“气贯长虹”

对着20米软管聚力一吹,瓶子能否吹爆?

“山东大汉”赵锋一登场就自带焦点

怀里抱着一摞薄如蝉翼的山东煎饼

手上那对铁球却格外扎眼,单个就有18斤重

只见他单手玩转双球,铁球在掌心稳得纹丝不动

最惊艳的是后续挑战:近60斤的铁球摞成16层“球塔”

他抬手稳住底座,整座“塔”竟缓缓转了起来

还稳稳撑过了30秒。台下观众看得目不转睛

忍不住咋舌:“这哪是转铁球

分明是真人版‘极限挑战’!”

细腰过杆VS刀锋上“蹲”非遗绝活直接把震撼值拉满

王楚潇:23厘米“魔鬼细腰”

把机械舞跳成“人体艺术秀”

王楚潇带着广东特产一登台

一口番石榴叶茶还没品完,直接开启“炫技模式”

23厘米的腰细得比A4纸还窄

跳机械舞时像装了精密轴承

“身体隔离”动作丝滑到让人惊叹,腰胯一动

连肌肉都像按指令“分段工作”

活脱脱一场“现实版人体艺术”

他还笑说,想开公益舞蹈教室

让机械舞的动感,成为家乡街头的新风景

李剑晨:非遗武者的“刀锋与初心”

李剑晨端着宁夏红军粉登台

那碗酸辣粉里,藏着家乡的烟火气

也藏着他对乡土的牵挂。一碗粉下肚

他转身踏上刀山——锋刃寒光闪闪

他每一步都走得沉稳

登顶后竟在刀尖上稳稳扎了个“叶问蹲”

配上《道德经》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吟诵

瞬间把非遗绝技跳出了“以静制动”的哲味

更让人震撼的是外景挑战:他用脖颈顶住木棍

硬生生推动载满人的中巴车前进10米

这份“力推山河”的硬功夫

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想让更多人看见

苗族上刀梯绝技的魅力

他说想带乡亲们上丰晚

让这门祈求丰收的古老技艺

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属于非遗的光芒

吴思宇的登场自带一股飒爽少年气

他头顶着灵宝特产的黄精、丹参等中药材

一亮相便吸睛十足

先是骑着独轮车表演踢碗热身

灵巧的身姿已让人眼前一亮

紧接着,他一个利落空翻,

精准从迟永志头顶跃过

惊险瞬间让迟永志都忍不住腿软

引得台下一阵惊呼

更令人惊叹的还在后面

他挑战“飞越10人”

在七八米的距离间腾空而起稳稳落地

随后又冲击3米高空翻

一举刷新了自己的纪录

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蓬勃的力量与无畏的少年意气

这位身手不凡的少年心中藏着一份热忱

他想组建乡村功夫营

带着孩子们一起练筋骨、强体魄

让更多乡村娃在习武中收获健康与勇气

父女舞狮梅花桩

在舞台之上,张杰与其14岁的女儿张湉湉带来了

一场令人热血沸腾又满含温情的表演

只见父女二人化身舞狮高手

与威风凛凛的狮子一同演绎精彩

此次表演,张杰还特意带上了

运城临猗县的苹果与蟠桃

邀请大家品尝

随后,父女俩专注投入地舞动醒狮

醒狮在他们的演绎下,无论是庄重的点睛

还是俏皮的搔痒动作,都表现得灵动逼真

仿佛活物一般。紧接着,他们迎来高难度挑战

“飞跃3米梅花桩”。当他们腾空而起的瞬间

全场爆发出如雷般的欢呼声

气氛被推向了顶点

表演结束后,父女俩透露

他们心中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愿望

那便是组建“少年醒狮团”

希望带着乡村的孩子们一起传承这宝贵的非遗文化

让醒狮文化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丰收处处是舞台”,

下期还有达人带新特产、新绝活来“整活”

记得去央视网、央视频为喜欢的TA点赞

好故事就得热热闹闹传下去

灵宝函谷关:舞台背后的千年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

函谷关文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

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兵家文化:战争风云的历史见证函谷关是

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西据高塬,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这里是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的关键之地

也是刘邦项羽“楚汉争关”的战场

见证了200多次大小战役

诸多重大战役甚至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道家文化:智慧之源的千古传承 函谷关是道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2500年前,老子骑青牛西行至此

被关令尹喜挽留

在函谷关写下了洋洋洒洒五千言的《道德经》

开创了影响深远的道家文化

函谷关也因此被誉为“道家之源”

吸引着无数海内外老子文化、道家文化研究专家及爱好者前来拜谒

函谷关:典故的历史宝库

诞生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历史典故

如“鸡鸣狗盗”“白马非马”“紫气东来”等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也让函谷关更具神秘色彩和文化魅力

建筑文化:古朴雄浑的历史风貌 现存的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

关楼是依据汉像砖图样重新设计修建的

关墙上矗立着悬山式重檐楼阁

青砖高墙呈凹形南北排开

再现了秦汉建筑的古朴雄浑

函关古道依旧密林四掩、壁立如削

让人能感知到当年“函谷兵戈起

草木皆兵家”的肃杀意境

吃货Tips

函谷关美食大揭秘

看完这些,你可能会想立刻扛着麻袋来扫街

肉夹馍:肉感炸弹 vs 烧饼坦克

灵宝肉夹馍堪称“碳水+蛋白质的暴力美学”

外酥内绵的烧饼像个小坦克,咔嗒咬开

卤得酥烂的五花肉突然“炸”出肉汁

连慈禧太后当年吃完都想打包回宫当夜宵

偷偷告诉你,本地人最爱的吃法是热馍夹凉肉

冰火两重天的口感直接让味蕾跳起踢踏舞

羊肉汤:灵魂暖宝宝的逆袭之路

这碗汤来头可不小

战国时期秦军打完胜仗全靠它回血

熬汤师傅甩香料的手速比变魔术还快

奶白的汤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撒把香菜泼勺辣子

再泡块烧饼——冬天喝它像被暖炉拥抱

夏天喝它能让毛孔集体开party排湿气

堪称“四季通吃的养生玄学”

一生凉粉:滑溜溜的冰美人の诱惑

绿豆做的凉粉天生带点酸溜溜的傲娇脾气

切成条儿拌上蒜水辣椒,吸溜一口

感觉舌头在冰面上跳华尔兹!更绝的是和石子馍组CP

圆鼓鼓的石子馍像个小暖炉

夹着凉粉瞬间激活“冰火两重天”模式

石子馍:石头上蹦出来的香饽饽

堪称“石器时代的活化石”

用河里捡的鹅卵石当烤盘

面团往石子堆里一埋,不一会儿就鼓成小金盆

咬开层层酥脆,连石头坑都带着焦香

夹着凉粉或卤肉

瞬间解锁“中式披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