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图像曝光!10多艘菲船侵闯黄岩岛,中方水炮朝菲船驾驶室射击,菲船员立即挥舞白旗
发布时间:2025-09-18 13:22:24 浏览量:1
据红星新闻报道,9月16日凌晨,南海黄岩岛海域再度掀起波澜。菲律宾方面自吕宋岛西侧多地港口同时派遣10余艘公务船,刻意关闭AIS信号,在黑夜里静默出港后编队突进,目标直指黄岩岛12海里领海线。菲方打出的旗号是所谓“联合行动”,但从规模和战术动作来看,更像是一次经过周密策划的“强行闯关”。
公开画面显示,菲律宾公务船采取了多方向包夹的策略,从北部、东北、东南、东部和南部五个方向同时接近黄岩岛,企图拉扯中方防线,制造防不胜防的假象。尤其是隶属于菲律宾渔业和水产资源局的3014号和3016号公务船,多次高速横切中方海警船的航向,甚至试图以船头和船侧直接撞击。这种危险机动,不仅违反了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更是赤裸裸的挑衅。
面对菲方的冒进,中方早已严阵以待。现场部署了近20艘各型海警船、舰艇以及渔船协同拦截,形成多层次的“合围”态势。中方舰艇首先通过高频喊话多次警告,要求菲方立即停止侵权并退出黄岩岛海域。在对方无视劝阻、继续冲闯的情况下,中方开始实施航路管制,切断其突入岛礁内侧的企图。
局势最为紧张的时刻出现在菲律宾3014号和3016号公务船接连实施大角度转向内切,中方海警船被迫快速规避,险些发生严重碰撞。为了稳住场面,中方5201舰率先启动高压水炮,对3014号公务船驾驶室方向实施连续压制。与此同时,21562艇从另一舷位同步喷射水炮,形成“夹击火力”,迫使对方驾驶室被高压水柱直接命中,舱内设备进水,电路板烧毁,驾驶窗玻璃被冲击击碎。
据菲律宾媒体披露,3014号公务船驾驶室后窗、前窗全部损毁,船体电源系统故障,一名船员因玻璃碎裂造成轻伤。更为讽刺的是,在无法继续驾驶、彻底失去操控能力后,船员走出驾驶室,向中方海警方向挥舞白旗示意“投降”。现场视频流出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舆论直言这是菲方“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写照。
从整个执法过程可以看出,中方海警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和专业。先有喊话,再有航路管制,最后才动用水炮,而且瞄准驾驶室进行精准打击,避免不必要的船体损伤。操作全程有视频取证,符合法律和国际海上操作规程。这与菲方反复危险机动、蓄意制造碰撞形成鲜明对比。谁在维权执法,谁在挑衅滋事,画面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次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突发,而是近期一系列连锁动作的延伸。就在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的在于保护岛礁的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同时强化对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消息一出,菲律宾外交部立即高调抗议,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更是指责中国借环保之名扩大控制。几天后,美日菲三国就在黄岩岛周边进行联合军演,企图在军事层面制造压力。可以说,菲方的这次“集体冲闯”,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的政治表演。
菲方算盘打得很响:一边通过大规模公务船冲闯制造所谓“争议”假象,另一边借机寻求美国和日本的进一步支持。但现实很快给了他们迎头一击。中方不仅在第一时间识破并拦截,还用专业的执法行动让菲方船只进退失据,最终以白旗收场。这不仅是一次战术层面的挫败,更是战略层面的尴尬。
更值得玩味的是,菲方本想通过制造对抗来“逼迫”中方上钩,从而在国际舆论场上扮演“受害者”。但现场画面却清楚显示,正是菲船采取了极端危险的动作,才被迫遭到压制。换句话说,他们想导演一出“擦枪走火”的戏码,却在镜头前自曝其丑。
从军事专家的角度看,黄岩岛事件折射出的是南海博弈的新阶段。菲律宾选择在凌晨出动10余艘公务船,明显带有“准军事行动”的意味,其目的不是单纯的渔业活动,而是一次经过策划的政治挑衅。中方则通过海警与渔船、舰艇的联合行动,展现了海上维权执法的体系化能力。水炮这种非致命性强制手段,被精准用于驱离,既保证了有效威慑,又避免了局势失控。
在更大范围内,这场交锋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菲律宾过度依赖外部力量,幻想靠华盛顿和东京就能在南海横行,结果却一次次被事实打脸。中方掌握对黄岩岛的完全控制权和实际管辖力,这不是几次“联合演习”或几艘公务船的冲闯能改变的。
正如中方警告所言,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任何挑衅都要承担后果。此次海警“以水炮迎挑衅”,既是一次精准执法,也是一次战略宣示。谁若妄想在黄岩岛撒野,等待他的只有更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