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技能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
发布时间:2025-09-26 10:13:01 浏览量:1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朱浙萍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图源 新华社
模拟田地里,无人机驾驶员操控无人机按规定路线飞行进行植保作业;测试车道上,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进行车路云一体化综合测试;操作台前,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识别芯片丝印层印刷缺陷……近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400多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新作为、新风采。
曾几何时,“手艺人”是修车铺里的油污双手,是理发店中的剪刀起落,是车间角落的沉默身影。即便冠以“蓝领”之名,也常被视为“苦累”“低端”。然而,今天的技能舞台早已焕然一新。本届大赛中,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新能源等前沿技术技能赛项占比超过了50%;参赛选手中,博士、硕士、本科人数占比33%……这些新变化提供我们摘下“有色眼镜”:技能,早已不是体力劳动的代名词,而是跃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一环。
技能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恰如本届大赛主题“技能照亮前程”,这不是一句口号。
对个人来说,一技之长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浙江有青年刮腻子“刮”出世界冠军,有缝纫女工走上全国两会,有快递小哥享受高层次人才百万补贴……这些真实而动人的故事,是技能成才最好诠释。近年来,“大学生回炉读技校”“本升专”现象频现,证明技能的含金量还在攀升,拥有一技之长,不仅意味更广阔的就业前景,还能赢得尊重、实现价值、成就精彩人生。
放眼全局,技能人才已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当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逾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但面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需求,现有技能人才总量仍然不足,技能人才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列入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这既是顶层设计,更是现实呼唤。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从全国技能大赛可以一窥端倪。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数字技术等技术技能赛项占据半壁江山,预示了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所在,要求技能人才逐步向“高、精、尖”的专业领域转型;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训练、工业互联网等新职业不断涌现,及其所昭示的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生产,要求技能人才不仅要“精于工”,更要“通于智”“善于创”。
这些新变化,也对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要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强化“链式思维”,加强与产业同频共振,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实现人才培养“学有所用、用有所成”。另一方面,要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
浙江是制造业大省和技工教育的主阵地。本届大赛中浙江代表团共夺得26枚奖牌,展示出不凡实力。近年来,浙江持续健全完善产才融合的技能培育体系、“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技能创富体系和“以技立业”的技能生态体系,高技能人才总量位居全国前列。面向未来,更应创新机制,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劳动者大军。
千工易寻,一匠难求。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个个人生精彩”的良好环境,未来一定会涌现更多高技能人才,书写更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精彩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