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百姓大舞台”攀西片区汇演火热上演,全民共享群众文化盛宴
发布时间:2025-09-30 14:51:01 浏览量:2
在金沙江畔的秋意渐浓时节,四川凉山州会东县姜州镇迎来一场属于百姓自己的文化盛会。2025年9月29日晚,四川省“天府百姓大舞台”攀西片区汇演在这里激情唱响,来自攀西地区基层群众的12个原创节目轮番登场,以歌传情、以舞抒意,展现了新时代农民和城镇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四川省推动农商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鼓乐欢歌燃动姜州,百姓舞台绽放多元文化光彩】
夜幕初垂,姜州镇建设村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汇演在融合了金江鼓乐与蹢脚舞等文化元素的节目《盛世鼓舞》中拉开序幕,铿锵的鼓点瞬间点燃全场气氛。随后,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的舞蹈《跳出幸福来》以欢快的节奏和朴实的动作,跳出了彝家儿女丰收的喜悦;会理市选送的歌伴舞《家乡的石榴红了》,则用婉转的歌声和鲜红的舞裙,描绘出乡村振兴的甜蜜图景。
整场演出精彩不断,既有会东县选送的《云端上走来的高帽姑娘》展现彝族奥索布迪服饰的非遗之美,也有攀枝花市带来的《傈僳·情》传递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尾声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合唱村歌《我在会东等你来》,千人同声、情感真挚,将晚会推向最高潮。
【“我们演的是自己的生活”——群众成为文化主角】
“我们没有专业背景,但我们有真实的生活。”来自会东县老年体育协会的舞蹈队员李阿姨在演出后激动地说。她参演的《云端上走来的高帽姑娘》,灵感正是来自会东彝族女性的日常服饰与劳动姿态。“排练了两个月,每次跳起来都觉得自己在讲述祖辈的故事。”
像李阿姨这样的群众演员,是整场演出的绝对主角。他们中有退休教师、田间农民、社区志愿者、非遗传承人,利用农闲和工余时间自发组织排练,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转化为舞台上的动人表达。无伴奏合唱《鲹鱼河情歌》源自会东本地村歌,演唱者全是会东县鲹鱼河镇笔落村的普通居民。
在众多节目中,由会东县姜州镇“陌上姜州”文艺表演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漫享姜州》尤为引人注目。它并非虚构的艺术想象,而是以姜州镇近年来推进农文旅融合、实践乡村振兴的真实历程为蓝本,将基层干部与群众共同奋斗的故事搬上了舞台。
“我第一次来这儿的时候,水泥路都没有,就他们家,脚都下不去啊!你看现在,多漂亮。”这是剧中一位演员的台词,原型正是姜州镇中和村的民宿经营者。这句朴实的话语,引发现场观众,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深深共鸣,掌声经久不息。剧目尾声,舞台背景大屏幕上展现出今日“陌上姜州”农文旅融合示范区的实景画卷——绿水青山间,民宿错落有致,游客络绎不绝,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这些群众自编自创自演的精彩节目,不仅在于其艺术感染力,更在于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实力量。以该情景剧为例,它真实再现了会东县探索“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模式,将老屋旧院打造成精品民宿,点石成金,走出一条致富新路。这出由当事人演绎自身故事的情景剧,成为四川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实践中一个可感、可知、可学的鲜活样本。
“百姓大舞台的意义,不在于艺术有多精湛,而在于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文化的创作者和分享者。”会东县文化馆馆长鲁德军表示。
【文化赋能+农文旅融合,四川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本次汇演不仅是群众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四川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农商文旅深度融合”“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精神的具体实践。在片区汇演活动热闹开演的同时,会东还同步开展了“和美乡村·稻会东”田园丰收季,通过松针宴、红石榴乡创市集、书画采风等系列活动,将文化展演、农产品推广、旅游体验有机结合,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
凉山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陈绍奎在现场说道:“‘天府百姓大舞台’不仅是全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响亮品牌,更为凉山搭建了绝佳展示窗口。我们始终紧扣‘让群众当主角、让乡土文化绽光彩’的方向,全力推动这一平台在凉山落地生根,核心就是要让基层群众站上C位,让绚丽民族文化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富民。”
一场百姓大舞台,映照的是千万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扎实脚步。在攀西的青山绿水间,歌声未歇、舞步不停,四川正以文化为笔,以群众为执笔人,绘就了一幅幅“让乡土生活充满诗意,让田园村庄成为远方”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