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共舞越地展
发布时间:2025-10-17 07:46:42 浏览量:1
转自:嘉兴日报
龙与蛇,有着怎样神秘的联系?
古越先民如何将龙蛇崇拜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龙蛇共舞——越地龙蛇文化文物精品展”正在海盐县博物馆展出,透过越地珍贵文物,揭开龙蛇图腾背后的文化密码。
龙是中华民族的形象标志和精神象征。形象上,龙的形态融合了蛇的元素,在神话传说中,蛇五百年化为蛟,千年化作龙,充满了进化的奇幻。
古人认为龙身有花纹,故古越人“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百越是南方众多少数民族的祖先,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新石器时代至秦汉以前,中国南方吴越之地的人们以龙(蛇)为图腾。
良渚文化遗址中曾出土满布鸟首盘龙(蛇)纹的陶鼎、陶豆和龙首纹的玉镯。春秋战国时期,越地的龙蛇崇拜更为盛行,在绍兴出土了各种造型精美的龙(蛇)形玉器及青铜器,生动反映了越国民众的龙蛇图腾崇拜。
古越民族对龙的描绘,从早期陶器上的曲折几何纹,到后来青铜器上出现的蟠纹、蛇纹,直至更趋形象化的龙纹,进化演变,形态多姿。
本展由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海盐县博物馆和绍兴市越中艺术博物馆承办,展出具有越地代表性的龙蛇图腾文物百余件,讲述越地文化的脉络。让我们通过文物的展示,透过这些千年遗珍,触摸越地文明的脉搏,感受龙蛇文化的深邃与瑰丽。本展将持续至12月22日。
战国原始青瓷龙首提梁盉
战国玉龙
清光绪黄地龙纹碗
清青花龙纹花口瓶
春秋战国青铜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