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建9万平方英尺舞厅,拆白宫东翼绕审查,拉斯金批“独裁”
发布时间:2025-10-25 10:57:30 浏览量:1
最近白宫东翼拆得一片狼藉的照片,算是把特朗普要建新舞厅的议论焦点推到了最前面。
照片是从对面财政部大楼拍的,不管屋顶还是地面视角,都能看到草坪上堆满了废石膏板、电线和泥土,施工队直接把整栋东翼连柱子都拆没了。
特朗普一开始可不是这么说的,他之前说建宴会厅不会“干扰”白宫现状,还会“完全尊重现有建筑”,结果现在全拆了,又改口说东翼“向来不被重视”。
这种说法换谁听了都得犯嘀咕吧?本来想看看工程花多少钱,结果发现预算也不对劲,一开始说2亿,现在直接涨到3亿,这超支幅度普通老百姓看了都得皱眉头。
而且对比以前总统对白宫的改造,差别更明显,上一次大改还是杜鲁门时期,那时候是因为建筑有结构性问题,不得不修,跟现在为了建个舞厅拆楼,性质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白宫东翼也不是普通建筑,1902年罗斯福当总统时就有了,最早叫东露台,1942年重建是为了藏罗斯福的地下掩体。
后来慢慢成了白宫标志,第一夫人团队和工作人员都在这儿办公,现在说拆就拆,连点历史敬畏心都没看出来。
这边拆楼的事刚曝光,各种批评声就没断过,希拉里在社交平台上直接说“这不是他的房子,是你们的家园,而他正在摧毁它”,这话其实挺戳人的,毕竟白宫是公众的,不是个人财产。
加州前第一夫人玛丽亚・施莱弗更直白,说“耗资数亿美元建宴会厅?天啊”,语气里全是不理解。
还有议员拉斯金,直接骂这是“玛丽・安托瓦内特式宴会厅”,说特朗普绕开审查,不让民众和代表表决,这话够狠但也点出了关键问题。
这边骂声没停,白宫那边也出来说话了,新闻秘书利维特说,拆整栋楼是为了“确保结构稳定”,比在原来基础上扩建好。
还说“已经通报进展,展示过效果图”,让大家“信任流程”,搞不清这“流程”到底是啥流程,要是真透明,为啥不按以前的规矩走审查呢?
其实美国有个《国家历史保护法》,规定联邦机构碰历史建筑得交咨询委员会审查,但偏偏白宫被豁免了。
不过以前总统都挺自觉,小布什、奥巴马改白宫时,都会主动把方案交给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看,就怕落人口实。
这次特朗普政府偏不这么干,专门搞历史保护的“国家历史保护信托”急了,直接呼吁停工,让规划委员会和其他机构先审查方案。
法律豁免不是让随便拆历史建筑的,这操作明摆着是无视行业惯例,也难怪人家组织要反对,之前还看到个民意调查。
大部分人觉得改白宫得先听证,近六成反对凭“个人意愿”拆历史建筑,白宫不是私人别墅,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忽略公众意见和历史保护,这事儿从根上就站不住脚。
现在东翼拆得差不多了,施工卡车还在忙,瓦砾堆得老高,对比2019年照片里完好的走廊,真是让人唏嘘。
很多人争的其实不是建不建舞厅,是这背后的态度,对历史传承的轻视,对公共利益的忽视,本来想觉得建个大舞厅或许能方便以后用。
但后来发现,9万平方英尺的面积,说是“必要工程”不如说是“个人喜好”,更何况花的是纳税人的钱,超支1亿不说,还绕开所有审查,这操作很难让人不质疑。
并非明智之举的是,新舞厅以后建成了,可能确实气派,但大家想起它是拆了120多年的历史建筑建的,心里怕是不会舒服。
特朗普这次拆东翼,拆的不只是一栋楼,更是对历史传承的敬畏,对公共决策的尊重,这事儿最后会咋样还不好说。
但它给大家提了个醒,历史建筑不是想拆就拆的,公共资产也不是个人能随便支配的,以后再有人想动这类建筑,怕是得先想想公众答不答应,历史答不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