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喜人2》不逗趣?非无笑点,笑与情失衡耗光期待
发布时间:2025-10-28 11:02:41 浏览量:1
笑点不够,眼泪来凑?
观众不买账了。
《喜人奇妙夜2》想走文艺路线,结果哭得卖力,笑得憋屈。
观众不是来听故事的,是来喘口气的。
数据不会撒谎。
八成观众说一集笑不满五次。
你以为催泪是高级?
人家只想笑出声。
节目组慌了。
第六集突然加了纯搞笑段子,收视立马涨15%。
早干嘛去了?
观众不是傻子。
你前五分钟讲父母重病,后五分钟突然蹦出个“我养的猫会跳街舞”,谁信你?
脱口秀第六季直接删掉所有成长线。
五分鐘不爆梗,就对不起你花的会员钱。
优酷更狠,笑点不够二十个,送你会员补偿。
这不是综艺,是笑果售后服务。
评委喜欢煽情,因为容易上热搜。
广告主只认爆梗,因为能带货。
选手知道怎么选——哭,能拿奖;笑,能火。
抖音刷三秒就划走。
你搞二十分钟情感长镜头?
观众连你名字都记不住。
清华教授说,喜剧该是50%纯笑、40%笑中带泪、10%纯情。
听着像公式,其实只是常识。
你不是在做《感动中国》,你是在做喜剧综艺。
现在连芒果TV都搞脑电波测欢乐值了。
真服了,笑还得靠仪器检测?
别再把“深刻”当遮羞布。
观众要的不是“有温度的喜剧”,是“能笑出声的喜剧”。
高级感不是哭得比谁都惨。
是笑完,心里还留着点暖。
观众早就不信“哭完必笑”的套路了。
你哭得越真,他们越想换台。
别再拿“艺术追求”骗人了。
观众用脚投票,收视率才是唯一真理。
笑点密度,才是喜剧综艺的底线。
不是所有情绪都能被包装成“高级”。
不是所有眼泪,都值得被放进综艺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