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城新生代 · 舞动新质力 | 以需求为起点,用市场驱动创新——专访新业达织造总经理张嘉炳
发布时间:2025-09-26 09:53:34 浏览量:1
唐小狄/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柯桥区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行动的收官之年。站在新的起点,绍兴柯桥,一座托在布上的城市,以“新质提能年”为总抓手,新的征程已经启航!
作为国际纺都,柯桥纺织历经数代纺织人的辛勤耕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纺织产业的重要一极。以“一块布”起家到科技、创意、数字、品牌、绿色千帆竞发,探索柯桥纺织转型升级的背后,新生代力量的持续壮大,犹如春风化雨,催生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如今的柯桥,一大批80、90、00后纺织人已经成为推动纺织行业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满怀对这块布的热爱,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视野投身于柯桥纺织,在传承中创新前行,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引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生代、新力量、新未来。《纺织服装周刊》特开设“纺城新生代﹒舞动新质力”专栏,通过深入对话柯桥新生代纺织人代表,探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策略,以充满活力的创新创意为更多纺企发展提供可参考性方案。
从家庭作坊起步,新业达织造通过持续的设备升级与产业链整合,逐步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达 3 亿元的现代化纺织企业。企业从最初的有梭织机逐步迭代至喷水、喷气织机,始终坚持制造环节自主化,以保障产品品质和快速响应能力。总经理张嘉炳于 2014 年大学毕业后接手企业,并于 2020 年进驻中国轻纺坯布市场,在柯桥设立门市部,借助当地产业平台优势,进一步拓展客户资源与市场份额。
在实现规模扩张与区域布局的同时,张嘉炳也为企业注入了新的管理思维与运营理念, 他将“用结果来推导过程”的思考方式应用于企业运营。新业达织造以市场需求为起点,建立快速打样机制,针对客户对成分、环保及风格的需求,持续开发多组分功能面料。同时依托“前店后厂”模式,通过柯桥门市部精准捕捉市场动态、快速响应客户反馈,后端依托完整产业链实现制造环节的高效协同与全程可控,形成了从研发到量产的无缝衔接,构建起市场驱动创新、制造保障交付的运营闭环。
锚定需求,
市场驱动研发创新
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新业达织造始终将客户需求作为创新的出发点,依托全产业链设备自有的优势,深度融合市场反馈与生产实践,持续提升响应速度与创新效率。企业建立了“快速反应打样机制”,可在 24 小时内完成样品开发,今年已经开发打样近 200 种产品。
据张嘉炳介绍,新业达织造目前的创新主要集中在纹路设计、原材料应用和织造方式三大方向。在纹路设计上,企业不仅注重美观性,更着眼于织物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表现,通过优化交织结构显著提升了面料的抗撕裂性。在原材料方面,为响应市场需求,新业达织造建立起涵盖 GRS、FSC、RCS、TG 和 OEKO-TEX® STANDARD 100 等多种认证的“环保再生认证体系”,系统推进可再生材料的应用与溯源管理。而在织造方式上,企业着力提升设备适配性与工艺灵活性,确保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客户的机型需求,提供高效可靠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作为“多组分面料制造专家”,新业达织造专注开发由涤纶、锦纶、天丝、人棉、莫代尔等多种纤维交织的复合面料。通过不同纤维的功能互补与结构创新,不仅有效改善了单一材质面料的固有缺陷,更创造出性能更优越、风格更多元的新型面料,显著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这些创新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在生产一块具有起皱、起泡风格的面料时,该面料成分包含锦纶、天丝和氨纶,由于氨纶上色需要较高温度来保证色牢度,但高温又容易损伤锦纶的力学性能,影响面料整体牢固度,面对这一矛盾,张嘉炳带领团队基于织造方式的创新,提出将氨纶细化的解决方案。“我们尝试把 40D 氨纶改为 20D,这样就能降低定型温度,既保住色牢度,又不伤锦纶强度”,他解释道,这一调整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完美平衡,充分展现了新业达织造在工艺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
前店后厂,
数字化运营提升服务效能
新新业达织造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有梭织机起步,逐步发展至喷水织机与喷气织机阶段,如今已实现“全产业设备链自有化”,涵盖从母丝生产到成品坯布织造的全部环节。“为了控品和解决速度问题,所有前序工序都是自有的。”张嘉炳表示。目前,企业已拥有近 800 台织造机,员工 300 余人,扎实的产能基础为其全产业链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使企业能够严格把控品质,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020 年,新业达织造正式入驻坯布市场,形成“前店后厂”的运营模式。张嘉炳坦言 :“选择这里,正是看中更大的平台与更丰富的客群。我们很多客人都在柯桥,设立门市部能够更迅速地响应客户需求,他们带一块样布过来沟通,当场就能一起研究改进方案。”这极大增强了企业与市场的互动效率。
对于目前线上选样小程序的应用,张嘉炳表示 :“我们推出这个小程序,就是为了打破选样的时空限制。哪怕客户在国外,也能实时查看我们的新品,仅凭图片就能敲定订单,这极大提升了双方的效率。”这一创新工具不仅缩短了客户决策周期,也进一步强化了新业达织造以数字化方式贴近市场、快速响应的运营模式。
展望未来,张嘉炳表示新业达织造计划向上游产业链拓展,甚至考虑自建原材料生产线,从源头把控品质。同时,他也将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打造可视化生产系统,让客户实时跟踪订单全流程,为每块面料赋予数字身份码,一扫即可了解成分、工艺,甚至预览成衣效果,极大提升选样效率和客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