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开放合作月 | 让更多“她”闪耀工程舞台!

发布时间:2025-10-17 09:15:31  浏览量:2

当全球致力于应对能源转型

数字变革与气候治理等多重挑战时

工程领域的力量格局也正在重塑

谁将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

核心力量?

答案的关键之一

在于如何充分激发

女性与青年工程师的创新潜能

10月13日

作为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的重要议程

“女性和青年工程师能力提升和发展”圆桌对话在上海举行

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工程组织代表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

共同为构建多元、包容、可持续的

全球工程人才发展新格局寻找路径

凝聚共识

工程领域“她力量”

“在石油石化行业,我见证了许多女性工程师的朝气、毅力与担当。”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以四十年的从业经历,展现了不因性别设限的辉煌职业之路。

孙丽丽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她带领团队在芳烃自主技术上实现突破,填补国内空白;攻克高酸天然气净化处理的世界性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多项荣誉……闪耀在她身上的“光芒”,也折射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她力量”稳步崛起。

近年来,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稳步提升。女性工程师早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助力行业转型不可或缺的坚实支撑。

今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中国推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实践与成就》白皮书显示,我国女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能力显著提升,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工程实践等各个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202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中妇女达284.6万,比2012年增加169.2万。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曾担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5年,现为该协会名誉会长。她深有感触地说:“工程科技和绿色发展关乎人类生存,长期以来,青年女科学家和女工程师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她们也一直在努力发挥自身作用。

王红阳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程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可持续发展和转型的基石。”对此,WFEO工程能力建设专委会主席马丁·马努瓦指出,在可持续能源、数字转型、智能农业等领域,年轻的女性工程师是未来的重要力量。她们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贡献智慧。

马丁·马努瓦

WFEO工程能力建设专委会主席

打破隐形的天花板

尽管女性工程师能力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不均衡、不充分”的短板依然存在。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承担的《企业女工程技术人员状况调查》(2021年7月)显示,女性从事工程技术具备能力态度、专业基础、沟通协作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

然而,她们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工程技术领域男女比例失调,女性进入高层次的比例偏低,职业评价与成就感不高,在职业晋升、应聘等方面仍存在不公平现象等。

“女性是特殊群体,但绝非弱势群体。”王红阳特别关注女性在职业关键期面临的挑战,“青年女性工程师会经历生育哺乳阶段,重返岗位时需要政策支持与单位保障,这需要全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关注如何帮助青年女性实现个人理想,保障家庭幸福,同时在岗位上为社会做出贡献。”

孙丽丽从行业转型角度分析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她深刻感受到当今工程领域正面临转型压力,并常思考如何让绿色能源更好地融入石油化工行业,实现传统产业的新作业模式。

“我年轻时面对的主要是传统产业,而现在则更多聚焦于AI、数字化以及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融合。如今,任何一项重大工程都依赖多领域、跨学科的协同合作,这对女性与青年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和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在这些方面的培养力度。”她说。

WFEO联合国联络委员会主席坎吉普拉姆·古纳兰则警示了新兴技术可能固化的偏见:“AI庞大的数据库可能强化对女性和年轻人的刻板印象。我们主张,女性应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径。当她们决定养育孩子时,社会应允许并支持她们无缝重返职场。

坎吉普拉姆·古纳兰

WFEO联合国联络委员会主席

探索创新实践途径

面对挑战,与会嘉宾分享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实践与路径探索。

在孙丽丽看来,让孩子从小接受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过程,并激发孩子对工程行业的热爱至关重要。

“我会向孩子们从小就介绍父母所从事的行业。比如我所处的石油化工领域,我要让孩子们知道,化工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支撑着社会的发展。将这种观念慢慢渗透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化工的神奇力量。当孩子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就会有学习的热情;有了热情,就会产生担当精神。”

在实践层面,孙丽丽介绍了中国石化的创新探索:“我们公司有一个‘科技工作者工作室’,这是国家推动建立的跨专业平台,为女性科技工作者和年轻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拓展知识面、凝聚科技力量、共同创新的宝贵机会。”

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WFEO工程女性专委会主席恩约纳姆·克佩克佩纳指出:“我们应从小培养孩子对科学和技术的热爱。”她强调,要通过政策倡导和计划实施,加速女性进入工程界接受教育和培训。她建议在科学工程课程中加入业务和商业内容的教学,帮助年轻人实现“知识变现”。

恩约纳姆·克佩克佩纳

WFEO工程女性专委会主席

针对工程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坎吉普拉姆·古纳兰建议:“学生需要通过多年的实习或学徒机会,理解书本知识如何应用,从而激发出更多创意。”

王红阳以清华大学研发的大脑起搏器项目为例,阐述了教育与产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该项目将研究与实践、医疗需求和工厂生产相结合,快速推进项目进程,已成功帮助4万多名患者。

“这种将高等教育、实验室研究与重大需求相结合的模式值得在工程教育中推广。”王红阳认为。

构建包容性工程文化

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共同挑战的背景下,构建包容性工程文化已成为紧迫的时代命题。

“我们迫切需要培养下一代工程师,同时要确保性别维度融入科学工程和创新工作之中。”恩约纳姆·克佩克佩纳提出具体行动计划:“推动政策倡导,提高女性进入工程界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数量。同时,利用AI为女性和年轻工程师创造全面的职业发展环境。”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既带来新挑战,也创造新机遇。

王红阳深入分析了AI与教育融合的路径与边界:“AI已渗透方方面面,这本身就是一场革命。在教育层面,我们需要思想意识、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多模态变革。同时,必须重视AI伦理,在支持创新的同时进行必要监管,避免偏差。”

“我们要打造女性偶像和榜样,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和项目。”马丁·马努瓦从教育公平角度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在推进政策时,应关注教育中的性别议题,无论是对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请给女性科技工作者更多的厚爱,”孙丽丽向工程界发出深情呼吁,“给她们更多机会,她们一定会像男士们一样精彩!”

王红阳则从政策层面提出期待:“我作为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一名代表,呼吁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各级政府机构,能够更多出台有利于青年女性发展的政策,希望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女性群体的发展,‘她力量’必将在未来的绿色发展与工程创新中充分展现。”

共识已然凝聚,行动正在展开

当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

在上海探讨如何释放女性工程师潜能

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发出

“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的呼吁

两大国际盛会共同将“她力量”

推向了全球对话的中心

让更多女性在关键技术领域崭露头角

让更多女性工程师走上国际舞台

这不仅是促进性别平等的需要

更是应对全球挑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在通往更加包容、多元的

工程未来的道路上

每一个“她”都值得

也必将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