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法、教跳舞、教摄影,一支银龄服务队,一颗志愿奉献心
发布时间:2025-10-17 09:34:31 浏览量:3
在朝阳区常营东方华庭社区,活跃着一支银龄服务队,队伍有40余人,队员平均年龄超过65岁。每逢节日,他们在社区开展文艺演出、展示才艺;平日里他们也爱“管闲事”,居民间出现纠纷,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耐心调解双方矛盾。自2023年成立以来,银龄服务队始终无私奉献、热心邻里,让很多居民点赞叫好。
发挥余热各尽其能
“对,您握笔再用点劲,握笔别太低,不能趴腕,用手臂带动书写。”“这里腿要多发力,上身保持姿势,表情也要丰富起来。”周末下午,在东方华庭社区活动室里,李建林大爷正在教居民练习书法;隔壁的活动室里更热闹,吕萍大妈正在指导居民跟着音乐排练舞蹈,大家表情都十分投入。两人都是银龄服务队的成员,正在给社区居民们上课。
“以前总觉得退休了就‘没用’了,现在每周教大家写字,看到大家的进步,心情都比以前好了。”李大爷笑着说。“自己锻炼身体,还能和老姐妹们说说话,身心都特别舒服。”吕大妈说。
东方华庭社区的不少老人都有一技之长,退休后希望能找点有意思的事情干,对待社区文艺活动都特别积极。“有的叔叔阿姨身心状态都非常好,文化素质也很高,我们就想着成立一支队伍,让他们自己玩起来。”东方华庭社区书记贾静说,正是看到大家的积极性,2023年,社区决定将一些有才艺和热情的老人们组织起来,成立银龄服务队,让老人当“老师”。
双向奔赴效力加倍
“队员们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收获了不少好评,我们希望能把这种治理效能更加扩大。”贾静说,为表达对银龄服务队的感谢,社区也筹划了一系列暖心回馈举措。在小区内精心打造了温馨舒适的“银龄”休憩空间,配备了桌椅、茶具等,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交流谈心的温馨场所。考虑到不同队员的教学特点,社区还提供了多样化的支持:为舞蹈教学提供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室;为爱好摄影的居民开设摄影课程,提升拍摄技能。此外,社区特意邀请专业摄影师为队员们拍摄精美的个人艺术照,并制作成精美的纪念相册,将他们志愿服务的身影留存纪念。
“大家聚在一起就是为了找点事做,让身边的小环境更和谐,每个人都舒服开心。”贾静表示,队员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李晨光、徐兴芝、胡建平、姚培梅、吕萍、吕丽、田宇等人贡献都非常突出,银龄服务队从最开始的十几人增加到现在的将近40人,已经形成一支有组织、热情高、能力强的社区志愿队伍。
邻里和谐温暖彼此
“在社区里学东西比在外面强多了,既免费,还能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认识朋友,有啥事都能招呼一下。”居民吴大爷说,自己搬来这里时间不长,但社区的邻居让他感觉很舒服,尤其是银龄服务队的不少队员,特别热心肠,上课当“老师”也特别认真负责。
银龄服务队不仅教学热情,还特别关心邻里关系和社区治理,总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有一次,队员李晨光大妈发现小区围墙边有棵树的枝丫断了,生怕砸到路人,立刻联系社区处理,“咱们多盯一会儿,大家就能多一分安全。”还有一次,有两户居民因为门口快递的放置问题拌了几句嘴,还要找社区给评理。正巧其中一户居民是李建林的书法“学生”,于是李建林主动请缨,发挥熟人优势,耐心调解,请两家相互理解,最终双方互相致了歉,为言语过激道了歉,话也说开了。很多类似的小纠纷就是在银龄服务队的调解下,化解于无形。
“从巡逻值守、垃圾分类宣传、到文艺活动组织,每位银龄服务队队员都全情投入,贡献力所能及的智慧和力量。”贾静说,银龄服务队温暖着邻里关系,是社区不折不扣、有里有面的“银发”担当。
记者:孟雅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