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敦煌风”从深圳吹向全国,深圳光明原创舞剧《敦煌归来》破译文艺创新密码

更新时间:2025-04-23 19:19  浏览量:4

2025年年初,深圳光明本土原创舞剧《敦煌归来》全国巡演启动发布会在深圳保利剧院大堂举行,这部承载着千年敦煌记忆与深圳创新基因的作品,由胡沈员领衔的深圳当代舞团历时两年打磨创作,以舞步勾勒出敦煌壁画中的千年神韵,更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转化与创造性发展。

3个月后,这部舞剧带着深圳的文化基因与艺术理想,于4月13日至14日登陆福州,开启其全国巡演的第二站。这场艺术远征的背后,是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民营文艺院团乘文化强国建设之风扬帆起航的一次有益探索。

从壁画到舞台:“双创”美学的时空实验

《敦煌归来》的创作原点,源自于莫高窟156窟《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张议潮收复沙州后,在大中二年(848年)第一时间遣信使团向长安奔去。”

莫高窟藏经洞《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的碑文抄本残件中记录着敦煌信使团出发的情形:“敦煌,晋昌收复已迄,时当大中二载。题笺修表,纡道驰函。”碑文间双行夹注“……大中二年,遂差押牙高进达等,驰表函入长安,已献天子”。

2023年年底,胡沈员和主创团队带着《敦煌归来》的第一稿剧本抵达敦煌,走进洞窟,寻路沙漠,在此路途中主创团队创作思路逐渐清晰。

公元848年,一支由押衙高进达率领的敦煌信使团,携着沙州舆图,踏上向长安跋涉的征途,他们穿越戈壁、躲避追杀,用四年时间向大唐传递讯息,以明归国心志。作品以晚唐时期首批“敦煌信使团”为原型,演绎了一段关于家国和信念的传奇往事。

“壁画让我想要去想象古敦煌百姓的样子,沉浸于他们的生活和故事。我非常肯定我要做‘人间的敦煌’。”主创胡沈员表示,团队没有选择简单复刻壁画场景,而是以“解构—重构—再生”为方法论,将静态的壁画转化为动态的当代叙事,通过肢体语言的解构重组,让角色形象突破二维限制,既保留了敦煌舞的古典韵律,又融入了现代舞的抽象表达,“夜袭”段中的刀舞,就是传统艺术的再次历史轮转。

“在敦煌采风的时候,我们的印象中是那些带有色彩的塑像和斑驳感的壁画,但当我们走出洞窟的时候,更大的敦煌是那些没有颜色的沙石。”胡沈员介绍,舞美采用12个立方体,延绵起伏,像一块块沙丘,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城墙、残垣断壁、院落等不用空间和意象。最终形成的是一块完整的领土,缺一不可。这种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建立在对敦煌文化基因的深度解码之上,这种“考古式创作”让作品在先锋表达中保持着严谨的文化根系,构建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2025年巡演前夕,作品进一步做了调整和升级,新增“献图”篇章,全剧由“铭记、集结、追捕、虚惊、夜袭、英灵、绝境、信念、祈愿、献图、归来”共十一个段落组成。深圳当代舞团将突破传统舞种的界限,通过现代艺术手法重构传统元素,引领观众走入传统文化中的烟火人间。

舞剧《敦煌归来》聚焦敦煌信使团,塑造了士兵、僧人、乐工等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联结起家国文化与千年古城间的情感。同时,从敦煌壁画中遴选主要场景,送行、燃灯、酒肆、遇盗等画面将意象化地重现敦煌壁画中的文化内容,让文化遗产以舞台艺术的方式“活起来”。

机制创新孕育艺术新生态:深圳模式的文化启示

深圳光明本土原创精品舞剧《敦煌归来》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宣传部、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华侨城文体产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联合出品,深圳光明区签约文化名人胡沈员担任制作人和总编导,光明区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该舞剧成功入选中国文联2024年重点创作目录,2024年8月在深圳光明成功首演,同年10月作为特邀委约作品亮相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场门票全部售罄,获得了人气与口碑的双丰收。据数据显示,自《敦煌归来》面向市场以来,上座率维持在90%以上。

《敦煌归来》的诞生,映射着深圳独特的文艺创作生态。

由胡沈员领衔的深圳当代舞团落户深圳光明,以市场化运作生存的民营院团,在享有创作补贴、场地免费使用权的同时,又能灵活采用项目制人才引进、众创式内容生产等市场化机制,让“国有平台+民营机制”的模式在《敦煌归来》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化学反应。与此同时,深圳光明区通过“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的三链融合机制,为文艺创作构建起新型生产关系,也为深圳·光明原创、可持续的文艺精品生产模式提供了实践范式。

传统文化从未凝固在历史的琥珀中,而是在每个时代与人的创造性对话中获得新生。深圳这座“创新之城”正以其特有的创新基因,持续探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不同路径。从壁画到舞台,这股“敦煌之风”,正从深圳吹向全国。

《敦煌归来》的巡演轨迹不仅是中国民营院团的发展探索,更映照着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在文化“双创”领域的先锋实验。当敢为人先的改革基因注入文化创新,深圳以机制创新重构生产关系,用数字技术突破时空壁垒,借市场化机制激活文化基因,在传统美学的现代表达中构建起“双创”的立体坐标系,为高质量建设文化强市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