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娜塔莉娅•奥希波娃首登北京艺术中心舞台,舞蹈专场《天生我狂》尽显国际芭蕾巨星风范

发布时间:2025-09-20 22:24:50  浏览量:2

现任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娜塔莉娅·奥希波娃于今天下午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了舞蹈专场《天生我狂》的首场演出,以六位国际明星舞者、八部经典剧目的演出阵容,彰显出国际芭蕾巨星的王者风范,以及她穿越时光对舞蹈的执着热爱与独到见解,同时本场演出也为“2025国家大剧院舞蹈节”拉开了精彩的序幕!

15年前的2010年,正是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莫斯科大剧院北京巡演《堂吉诃德》的盛大演出之后,奥希波娃在那一晚被宣布荣升为莫大首席演员,这是她舞蹈生涯中的第一个首席职位,以此开启她星光闪耀的明星之路。阔别北京舞台15年之后,奥希波娃再度来到这座见证了她荣耀时刻的城市,通过舞蹈专场《天生我狂》首次登上了北京艺术中心的舞台,以交织着古典与现代的强劲舞步,将一位舞蹈艺术家走过时光长廊的沉淀与成长娓娓道来……

演出在浪漫主义芭蕾经典《吉赛尔》悠扬的乐曲中拉开帷幕,作为奥希波娃毕生挚爱的角色,“吉赛尔”承载了她对于芭蕾极致理想的永恒追求,其中第二幕的双人舞更是全剧的精华所在,以飘逸的白纱与轻盈的跳跃营造出人鬼殊途、生死断肠的凄美之境。奥希波娃的演绎充满了她对这一人物别具一格的见解,舞蹈深情中饱含坚韧、哀戚中充满力量,她标志性的跳跃技术更是在这段舞蹈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每一次滞空都如同没有重量的幽灵一般,而连续弹跳时的速度之快、跃空之高也令人惊叹于她过人的身体条件与舞蹈能力。与其共同完成这段双人舞的是来自荷兰国家芭蕾舞团首席乔治·波茨基什维利,这位新生代芭蕾明星外形俊朗、技术扎实,用同样优美的跳跃与爆发力将“阿尔伯特”的爱与忏悔演绎得深情动人。

本场演出奥希波娃一共出演了五个节目,通过芭蕾艺术发展不同时期的作品,彰显出她从古典到现代的驾驭能力。为她量身打造的现代作品《回到巴赫》由奥希波娃与舞者约瑟夫·库徳拉共同演绎,由以色列编舞家沙哈尔·宾雅米尼创作,在《巴赫G大调第一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乐声中,两位舞蹈家以一种近乎散漫的慵懒姿态将身体交由重力,让舞蹈在控制与放纵间流淌游走。此外,奥希波娃还带来了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编舞大师阿仕顿的经典独舞作品《伊莎多拉·邓肯式演绎五首勃拉姆斯华尔兹》(钢琴:殷乐),以赤足而舞的姿态致敬这位脱下足尖鞋的舞蹈先驱。奥希波娃的演绎格外强调了舞蹈的流畅与诗性,在翻飞的‌裙裾与飞扬的轻纱中营造出无限美好的隽永画面。

芭蕾独幕剧《灰烬》由奥希波娃与她生活中的伴侣杰森·基特尔贝格共同呈现,这部作品的编舞也出自基特尔贝格之手,同时他还担任了整台舞蹈专场的艺术指导一职,与他们共同演出这部作品的还有舞蹈家达莉亚·帕夫伦科埃里克·布拉马尼亚。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画家蒙克的一幅同名画作,作品的开头在舞台一隅复刻了如同画作中的房间场景,黑衣的男性与白裙的少女营造出充满故事性的人物关系,随着“房间”被缓缓拖动,四位舞者走入了如同梦境般的瑰丽想象世界,红绸飞舞、雪花飘落,然而最终主人公所回归的仍是那最初“房间”的一方地毯之上,如同编舞家所言:“这是人们曾经珍视和深爱后来失去的东西留下的痕迹。”

与奥希波娃同台演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芭蕾精英们也带来了各具特色的精彩演绎。俄罗斯舞蹈家达莉亚·帕夫伦科是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的前首席,同时也是著名的德国皮娜·鲍什舞蹈剧场的客座艺术家,横跨芭蕾与现代舞两大顶级名团。她与基特尔贝格合作出演了作品《遗留》,以肢体的语汇探讨了一对情侣之间失去、渴望和执着的主题。此外,帕夫伦科还带来了独舞作品《圣女贞德》,通过致敬这位中世纪的英雄,彰显出女性温柔背后的强大力量,在孤独的抗争中奋勇求索、努力坚持,直到利刃劈开黑暗。

加盟到此次演出中的还有荷兰国家芭蕾舞团的老牌首席安娜·季格安科娃,她与同团的波茨基什维利带来的双人舞《我走了》是一部带有鲜明荷兰国芭特色的作品,由该团的前任总监、著名编舞家鲁迪·范·丹齐格为该团的明星舞者编创,这部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作品,以充满新古典的韵味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关于爱、浪漫与关系的永恒主题。两位舞者以细腻婉转的舞姿在肖邦钢琴曲的流淌中将内心充盈的情感跃然于舞台之上。

演出的最后奥希波娃以芭蕾舞者最为人熟知的天鹅形象为整台专场落下帷幕,“现代芭蕾之父”福金的一曲《天鹅之死》,面对无数前辈大师的经典解读,奥希波娃依然勇于突破,交出了一份特殊的答卷。她的表演摒弃了天鹅垂死刹那的哀怨与自怜,舞动中满是对生命最后的燃烧与至死不屈的倔强,仿佛她所演绎的天鹅早已超越了对外在美感的自我欣赏,而是用躯体最后的温度奋力发出对生命的终极叩问。